葫芦巴子标准化种植技术
葫芦巴,别名芦巴子、香草等。以种子入药,有补肾壮阳、散结止痛之功效。因其含有胶质,故又为提炼植物胶的重要原料,市场销量很大。葫芦巴因前几年市场低迷,价格下跌后,无人种植。经过数年库存消耗之后,库存逐渐薄弱,市场供应由供过于求转向供不应求。有人统计,目前葫芦巴的库存量仅够半年之用。价格也从2000年的1.5元,逐渐上涨到3-4元,直至目前的12-13元左右,并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因此,适当发展葫芦巴生产已为当务之急。
葫芦巴子标准化种植技术
一、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株高30~80厘米。全株有香气,茎直立。中空常数枝从生,叶互生;3出羽状复叶;托叶与叶柄相连合。花1~2朵腋生,无花梗。萼筒状;花冠蝶形,黄白色或白色;雄蕊10枚;雌蕊1枚。荚果细长,扁圆筒状,略弯曲,先端成尾状。种子多数,矩圆形淡宗色,表面不光滑。两侧各具有深斜沟1条,有脐。花期3-4。果期5-6月。
二、生长习性:葫芦巴喜温暖、稍干燥的气候。较耐旱、耐寒、怕高温潮湿气候。怕涝,喜阳光充足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壤土为好。
三、整地与施肥:选土层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田块,精耕细作。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亩施土杂肥2000公斤,尿素20公斤,磷钾肥50公斤;或含氮磷钾各15%的复合肥50公斤。
四、播种:葫芦巴用种子繁殖。播种期为秋播和春播。但以秋播为主。秋播在霜降前后,春播在清明前后。播时,用耧或播种机将葫芦巴种子均匀地播入整好的畦面上。每亩播种量3公斤。
五、田间管理:葫芦巴齐苗后,应注意中耕除草。干旱天气及时浇水,阴雨天气及时排水。发现病虫害按常规方法防治。影响葫芦巴产量高低是,葫芦巴后期随着籽粒饱满,压力变大,遇风雨天气容易倒伏,从而降低产量,防治方法,春季葫芦巴开花时,用缩节胺两次喷洒即可。
六、收获与加工:葫芦巴于小满前后,地上茎叶枯黄后采收。采收时,将成熟的葫芦巴植株用镰收割后晒干,脱粒扬净,再将种子晒干后,既可入药出售。亩产量300公斤。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