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苣种植技术
习性
苦苣菜是一种中生阳性植物,喜水、嗜肥、不耐干旱。喜潮湿、肥沃而疏松的土壤,从沙土到粘土、PH4.5-8.9之间的土壤上均能生长,但以微酸至中性沙堆土上生长最好。对干旱、土壤板结而贫瘠、原生草群密集或郁蔽度大于0.4的林地等环境,难以适应。苦定菜的耐寒性比较强。在温带地区,秋季能长出根系发育良好的苗株,其地下部分能够顺利越冬;在亚热带以南地区,苗株均能以绿色叶丛越冬。当气温达5℃时能缓慢生长,即便遇到-10℃的短期低温,苗株仍能保持青绿;而在中亚热带以南地区,冬季仍能生长,甚至可以开花结实。
种植技术
埋于土壤中的种子,春、夏、秋三季均可发芽出苗,其物候期进程一般为3—4月份出苗,6—7月开花、7一8月成熟,生育期为120开。秋季萌出的苗一般难以绿色体越冬,呈现一年生性状。而在亚热带以南地区,一般四季均可出苗,并能以绿色叶滚越冬。在中亚热带以南地区,冬季也能开花结实。以安徽省合肥地区为例,越冬的绿色叶丛,一般于2月底返青,3月中旬以后抽茎,4月中旬以后孕蕾,5月上旬开花,5月上旬至6月上旬结实并成熟,生育期为104天,生长期可达8-10个月。在合肥地区,越冬种子于3月中旬以后出苗,7-8月份成熟,生育期约120天。夏末、秋初生出的苗,初冬也能开花结实,但茎秆低矮,种子难以完全成熟。处于莲座状的苗株可以顺利越冬,凡已抽茎开花者,地上部分不能越冬。
苦苣菜种子繁殖。种子产量高,每一头状花序可产种子30粒,每株可产种子300-1200粒。种子发芽率一般可达95%,既便未完全成熟的种子也具有发芽力。种子边成熟边脱落,借助冠毛随风或地表径流传播,当遇到湿润而疏松”的土壤,温度达到10℃以上时,即可萌发出苗。苦苣某种子的休眠期很短,一般为7-15天,成熟的种子,当年即可发芽出苗。埋入深土层不能发芽的种子,发芽力能保持两年,一般以当年的种子发芽率最高。苦苣菜的根颈部具有较多的潜伏芽,当地上部受畜禽采食或刈割,残茬能继续再生,尤其在根系发育良好的叶丛期,再生力最强,每20天刈割1次,不会影响其再生,但在花枝形成后,再生力显著下降,往往刈割2-3次,则难以再生。因此,放牧或对割利用,最好在抽茎之前进行。苦苣菜是一种伴生植物,生态幅相当宽,凡人类从事大农业生产活动的地区都有生长。它一般喜生于耕地、田边、路旁、堆肥场、居民点周围的隙地、果园、疏林下及各种弃耕地或撂荒地上。常成片生长,形成单优种小群聚。
栽培要点
苦苣菜的种子小而轻(千粒重0.8-1.2g)顶上力弱。因此,土地理整平耙匀。有翻耕前,应施足底肥,仅墒商好,以保证出苗整齐,苗全、苗壮。在北方地区,以春播为宜;在南方地区,春、秋季播种均可。但为了利用冬闲田,以解决冬、春青绿饲草不足,则以秋播为好;在中热带以南地区,四季均可播种。播种方法以条播为好,亦可撒播或穴播。因为某部分枝较少,应适当加大播种量,一般播量为11.25-15kg/ha,行距20-30cm,播深2-3cm。在保墒不良的地区,播种后应及时填压。凡春播者一定要加强灭杂工作;秋季播种,杂草少,苗期一般不用除杂,来年春季返青后,杂草大量滋生,除杂两遍即可。春播草地以利用3-4茬为好;秋播者以利用5—6茬为宜。秋播者冬季可刈割1-2次,返青后可刈割3-4次。若叶丛期利用,必须在根系发育良好、形成大叶丛后方可。留茬高度为1-2cm;抽茎后刈割,留茬不应低于3cm;晒制干草或用作青贮原料,以花蕾期刈割较好。每次刈割后,最好能适量追施化肥。采种应在植株顶端果实的冠毛露出时为宜。种子的寿命较短,一般为二年,隔年的种子发芽率将大大降低,以当年的种子发芽率最高。苦苣菜病虫害较少,有时有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