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葵
【拉丁名】Abelmoschus moschatus(L.) Medic.
【名称考证】野芙蓉、假棉花、假山稔、毛夹。黄葵,又名:麝香秋葵。
【科目来源】锦葵科植物
【药用部位】黄葵的根或叶。
【性味归经】“味微甘.性凉。”入心,肺二经
【功效主治】解毒疗疮,清热利湿,治痈疮肿痛,无名肿毒,蛇头疮。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
【资源分布】分布广西、广东、云南、湖南、江西、台湾等地。
【古籍考证】《广西中草药》:解毒消肿,排脓止痛。 治痈疮肿痛,无名肿毒,蛇头疮。
【化学成分】干叶中含有β-谷甾醇(β-Sitosterol)及其β-D-葡萄糖甙。鲜花瓣中含有β-谷甾醇和杨梅树皮素(Myri-cetin)及其葡萄糖甙。干的果实外皮中仅有β-谷甾醇。种子中含α- 脑磷脂(α-Cephalin)、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及其缩醛磷脂(Plasmalogen) 和服碱缩醛磷脂(Phosphatidyleholine PlasmalogeB),并含有麝香样香气的麝香梨内酯 (Ambrettolid)。
【原生形态】黄葵,又名:麝香秋葵。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约1米,全株被长租硬毛。叶互生,掌状5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有时3~5浅裂,先端渐尖,基部心形或近戟形,两面均有粗毛,上部的叶片较小;托叶钻形。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3~8厘米;小苞片7~10枚,线状披针形,脱落;花萼佛焰苞状,长2~3厘米;花冠鲜黄色,中央暗紫色,径约10厘米;雄蕊管长约2.5厘米;花柱枝5,柱头盘状。蒴果卵状长圆形,长5~6厘米,具短喙,果皮薄革质,被粗毛。种子肾形,有纵列乳头状突起,揉之微有麝香味。花期6~10月。生于山谷、沟旁、路边、旷野草丛中。分布广西、广东、云南、湖南、江西、台湾等地。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三月顺时养生:晚睡早起 食甜养肝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 两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医疗卫生机构厕所整洁专项行动的通知》
- 北京赵炳南中医药传承基金会揭牌
- 河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 第三届臣字门学术流派授医名大会举行
- 《上海市中医药师承教育管理办法》发布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