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是邪正斗争的过程。邪正斗争导致阴阳失调,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病理变化,而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是阴阳的偏盛偏衰。
(1)阴阳偏盛:是指阴或阳的一方过于亢盛,对另一方制约太过所导致的病理变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概括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一般而言,阴阳偏盛中盛的一方大多为致病邪气,或者是功能活动亢奋形成的内生之邪,而偏衰的一方,往往是人体的阴液或阳气等,属于正气的范畴。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阳胜是指阳邪致病,使机体机能亢奋,阳热亢盛,临床表现为一系列实热征象的病证。由于邪正之间有着对立制约的关系,阳邪亢盛必然要耗伤人体的阴液,引起人体阴液不足为病,故曰“阳胜则阴病 ”。
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阴胜是指阴邪致病,使机体机能阻滞而障碍,阴寒偏盛,临床表现为一系列实寒征象的病证。由于阴邪与阳气之间有着对立制约的关系,阴寒亢盛必然要损耗人体的阳气,导致人体阳气不足为病,故曰“阴胜则阳病 ”。
(2)阴阳偏衰:是阴和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变化。阴阳偏衰中衰的一方总是指阴液或阳气等,属于正气的范畴。由于阴阳之间对立制约的关系,无论是阴或阳不足,无力制约对立的一方,必然导致另一方相对的、虚性的亢奋。
阳虚则寒:阳虚是指体内的阳气虚损,推动和温煦等功能明显下降,同时阳虚不能制约阴,则阴气相对偏盛,临床表现为一系列虚寒征象的病证。
阴虚则热:阴虚是指体内的阴液亏少,滋润和涵养作用明显不足,同时阴虚不能制约阳,则阳气相对偏亢,临床表现为一系列虚热征象的病证。
阴阳互损:由于阴阳之间互根互用,所以当阴阳偏衰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阴阳互损情况。所谓阴损及阳,是指阴虚到一定程度时,因阴虚不能滋养阳气,继而出现阳虚的现象;所谓阳损及阴,是指阳虚到一定程度时,因阳虚不能化生阴,继而出现阴虚的现象。无论是阴损及阳还是阳损及阴,最终都导致阴阳两虚。阴阳互损不同于阴阳偏衰,后者是阴阳互损病理过程产生的前因,属于病理状态;而阴阳互损则是在阴阳偏衰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病理过程,这个病理过程所产生的结局则是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
总之,阴阳偏盛偏衰乃由于阴阳的对立制约及消长平衡关系失调所致,是临床上寒热病证的基本病机,也是阴阳失调病机的最根本的病理状态。其中,阴阳偏盛时矛盾的主要方面是阴或阳量的绝对增加,因而制约对方的力量太过,所产生的寒证或热证均属于实性证候。阴阳偏衰时矛盾的主要方面是阴或阳量的绝对减少,因而制约对方的力量减弱,使对方相对偏盛,所产生的寒证或热证均属于虚性证候。此外,用阴阳学说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尚有阴阳的转化、格拒、脱失等,具体内容参见“病机”一章。
(四)指导疾病的诊断
中医学认为,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由此所产生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疾病临床表现都可以用阴阳加以说明。所以在诊察疾病时,用阴阳两分法归纳种种临床表现,有助于对病变的总体属性作出判断,从而把握疾病的关键。因此《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上一篇: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下一篇:阴阳在人体生理功能方面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