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调和药对
调和之意颇多,诸如调和半表半里(少阳证),调和肝脾,调和营卫等。
柴胡属辛凉解表药,善疏散少阳,使半表之邪外达;黄芩苦寒清热,善除肝胆之火,使半里之邪内彻。合用则兼和少阳而疏肝胆,兼疗疟疾,著名古方小柴胡汤中用之。
2.柴胡配白芍
柴胡辛散,疏肝气;白芍酸柔,补肝血。合用则疏柔相济,动静结合,主治肝郁血虚,情结抑郁或急躁,胸胁或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古方四逆散、逍遥散中用之。
3.白术配白芍
白术健脾以促生化气血之源;白芍敛肝以免肝气妄逆之疾。合用则刚柔互济,为调和肝脾之要药,主治木克土之腹痛肠鸣,脘胁胀满,泄泻少食等。古方痛泻要方、逍遥散等用之。
4.白芍配甘草
芍药酸苦,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甘草味甘,补中益气,缓急止痛。合用则酸甘化阴,以复阴液。主治手足筋脉挛急之疼痛及各种内脏疼痛。近代用治溃疡病、胃肠痉挛、肝胆疾病之疼痛、萎缩性胃炎、急性乳腺炎、排肠肌痉挛、神经-(三叉神经、坐骨神经)性疼痛等。实验室研究有镇静、解痉、抗炎、止痛、抗溃疡等作用。
5.吴萸配黄连
重用黄连,通过泻心火(实则泻其子)以泻肝火,并清胃火。稍佐吴荣萸之辛热,开郁疏肝,和胃降逆,且制黄连之苦寒。一寒一热,辛开苦降,共奏清泄肝火,疏肝和胃之效。
6.枳实配白术
重用白术健脾祛湿,助脾运化,补重于消,辅以积实下气行滞,消楛除满,寓消于补,共奏健脾消搭之功。治脾虚胃弱,饮食停滞,症见胱腹痔满,不思饮食,大便塘泄者。
7.黄连配肉桂
黄连清心火,肉桂温心肾,且引火归原。主治心肾不交,虚阳上扰之失眠。
8.枳实配白芍
积实破血中之气,芍药和血缓急而止痛。合用有活血、行气之功。又治妇人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兼治拥肿。
9.青蒿配黄芩
两者皆入胆经,善理少阳之疾。青蒿芳而凉,辟秽宣络至佳;黄芩苦寒,直折郁热最妙。合用则具较强的清解少阳肝胆功效,主治寒热交作,兼疗暑湿、疟疾及目赤羞明等。
此两药每合用,古方极其多见。仲景经方中如桂枝汤类、旋覆代赭汤、炙甘草汤、吴茱萸汤等,后世方除清热、开窍、平肝等几类外多有用之者,如参苏饮、归脾汤等。生姜辛而通,大枣甘而守,合用则兼具调和营卫与调理脾胃、气血的作用。一般说来,外感证用之多属前者,内伤杂病用之多属后者。
本页关键字:调和药对 调和肝脾 调和营卫 调和半表半里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三月顺时养生:晚睡早起 食甜养肝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惊蛰养生
- 河北安国药市2019年03月16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16日快讯
- 丁甘仁:倡寒温经时统一 创近代中医教育
- 放风筝中的养生哲学
- 娱乐养生之放风筝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