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消肿千金藤
千金藤又名小青藤、粉防己、野桃草、铁板膏药、金线钓乌龟。为防己科植物千金藤的藤茎。生长在路旁、沟边及山坡林下,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品种南北名目不同,大略相似,或是皆近于藤,生北地者根大如指,色如漆;生南土者黄赤如细辛。春秋均可采收、洗净切片,晒干。根圆柱状,皮暗褐色,内面黄白色。小枝有细槽,老茎木质化。
现代研究表明:千金藤藤茎含千金藤碱、表千金藤碱、次表千金藤碱、间千金藤碱、原千金藤碱、原间千金藤碱、千金藤比斯碱、千金藤默星碱等。药理证实从中提得的千金藤碱可抑制大鼠W256肉瘤、防治白细胞减少症;轮环藤酚碱有松弛横纹肌和神经节阻断作用,另一种生物碱和千金藤碱均有阻断神经节作用;两者皆可降压,能抑制实验动物胃的收缩,对结扎幽门所致的胃液及酸分泌有轻度抑制作用;千金藤季铵碱具有与蝙蝠葛碱相似的降压作用。
千金藤性味苦、辛,寒。功能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祛风止痛。主治咽喉肿痛,牙痛,胃痛,痰热咳嗽,水肿,脚气,尿急尿痛,小便不利,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外阴湿疹,痈肿疮疖。最早载《本草拾遗》:“主霍乱中恶,天行虚劳,瘴疟,痰嗽不利,肿疽,犬毒,癫,杂疹悉主之。”其他本草亦有论述。《湖南药物志》云:“消肿止痛。”《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云:“祛风活络,清热解毒,收敛止血。治风湿性关节炎,偏瘫,多发性疖肿,痢疾,毒蛇咬伤,子宫脱垂,咯血。”《四川常用中草药》云:“利尿,定痛,祛风。治心胃痛,腹中痞块,水肿,风肿,痈肿恶疮。”江西《草药手册》云:“清下部湿热,治下部湿疮。”《福建中草药》:“清热泻火,利湿消肿。治咽喉肿痛,湿热淋浊。”用法:内服煎汤,9~15克,研末1~1.5克;外用鲜根或全草捣烂,或研末外敷。
常用验方:治咽喉肿痛:千金藤12克,板蓝根15克,水煎服;治痢疾腹痛:千金藤、白头翁各15克,马齿苋30克,白芍12克,水煎服;治风湿痹痛:千金藤、海风藤、透骨草各15克,青风藤10克,水煎服或泡酒饮;治湿热淋浊:千金藤、白茅根、益母草、车前草各15克,水煎服;治痈肿疖毒:千金藤根适量,研为细末,每次3~6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或用叶捣烂,外敷患处。
本页关键字:中医常识 中医基础 解毒消肿千金藤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三月顺时养生:晚睡早起 食甜养肝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惊蛰养生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17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9年03月17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9年03月16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16日快讯
- 丁甘仁:倡寒温经时统一 创近代中医教育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