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葛根功效释义
葛根在《本经》中被列为中品。原文: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的根,其“主消渴”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张锡纯的玉液汤当中,后世医家在治疗糖尿病时常常选用本品,不仅能够降糖,而且能够治疗或预防降低糖尿病并发症。药理研究也发现本品具有良好的降糖作用,这为本品治疗糖尿病提供了依据。当然,消渴并非就是糖尿病,不过有诸多糖尿病患者表现为阴虚型消渴,此时就可以用本品来治疗。原文所讲的“起阴气”可以理解为滋阴生津止渴,既可用于消渴,也可用于热病口渴。
葛根芩连汤为基础通过加减,广泛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诸多证候中。方中葛根用量较大,多为20~50克,因其既可清泄肺胃实热,又能生津养液,对糖尿病患者的口干口苦症状有明显改善。黄连用量多在6~12克,其过量易苦寒伤中,更易耗伤津液,有燥结者,长期服用则加重便秘之弊,故无便秘者用之为宜。葛根与黄连同用又可制约黄连之燥。黄芩多用15~20克,其苦寒之性弱于黄连,对清肺胃实热之效佳。葛根芩连汤主治“身大热”,这种大热,最常体现在外感高热之中,《伤寒六书》之名方柴葛解肌汤即含本品。
现代中药学及药理研究并未提及本品具有止呕作用,一般不用于呕吐的治疗。不过,在古代医籍中有应用的记录,如《补缺肘后方》治卒干呕不止,用葛根,捣绞取汁,服一升许。
葛根具有解肌之功,可治疗项痛强痛,在《伤寒杂病论》中有多处应用葛根的名方,如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等。葛根所主治的项背强痛,即为痹痛,临床上常用本品治疗颈椎病、肩周炎等病证。葛根的解肌作用不仅为临床所证实,而且药理研究发现,本品所含的葛根黄酮对血管具有明显的扩张作用。现从葛根中提取出葛根黄酮,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冠心病即为胸痹,也是诸痹的一种类型。
痛风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症的范围,葛根治疗痛风作用机理,与葛根有扩张心脑血管,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增加对体内尿酸的排泄有关。1999年第6期《中医杂志》曾报道陈氏以生葛根50~100克嘱病人水煎代茶饮,预防痛风性关节的复发,效果良好。同时,重用葛根合四妙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诸毒”是指多种毒性,所以“解诸毒”一语似乎能够解多种毒,但这一功效临床鲜用,至今也没有发现葛根究竟是解药物中毒,还是食物中毒。既无临床报道可佐证,也无药理实验依据。不过,虽然传统认为葛花能够解酒毒,葛根也具有一定的解酒毒作用,这也算得上是“解毒”作用。
总之,《本经》重视葛根对消渴的治疗作用,故列之于首。然对本品的止泻作用却未提及,而后世用本品治疗泄泻极为常用。
上一篇:生煅瓦楞子 功用有异同 下一篇:去积导滞莱菔子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三月顺时养生:晚睡早起 食甜养肝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惊蛰养生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17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9年03月17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9年03月16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16日快讯
- 丁甘仁:倡寒温经时统一 创近代中医教育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