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方剂 --> 中药方剂X -->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和解表里。主治伤寒少阳病,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不思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头痛,舌苔薄白,脉弦数,或妇人伤寒,热入血室。以及疟疾、黄疸等杂病见少阳证者。
疾病过程中,起初恶寒发热,时作时止,继则但热不寒,定时如潮,此后见寒热往来、休作有时,在此期间,抓住上述三个热型之高热兼证(高热伴头痛眩晕,咳嗽胸闷;或口苦纳差;或汗出恶风小便难;或心胸烦闷;或恶心呕吐)之一者,即可投与本方加减。剂量及用法:高热用柴胡10-14g,党参10-30g,黄芩10-30g,甘草10-20g,半夏、生姜各10-20g,大枣10-30g;高热无汗,重用柴、芩,柴胡后下;高热微汗,重用柴、茶,等量同煎。汗出问题:大剂柴胡用于高热,每多汗出,“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当柴胡汤剂仿仲景再煎法时,服之可致无汗或微汗;当柴胡量倍于黄芩时,每可致汗。

【各家论述】1.《伤寒明理论》:柴胡味苦平微寒,黄芩味苦寒。《内经》曰:热淫于内,以苦发之。邪在半表半里,则半成热矣。热气内传,攻之不可,则迎而夺之,必先散热,是以苦寒为主,故以柴胡为君,黄芩为臣,以成撤热发表之剂。人参味甘平,甘草味甘缓,邪气传里,则里气不治,甘以缓之,是以甘物为之助,故用人参、甘草为佐,以扶正气而复之也。半夏味辛微温,邪初入里,则里气逆,辛以散之,是以辛物为之助,故用半夏为佐,以顺逆气而散邪也。里气平正,则邪气不得深入,是以三味佐柴胡以和里。生姜味辛温,大枣味甘温。《内经》曰:辛甘发散为阳。表邪未已,迤逦内传,既未作实,宜当两解。其在外者,必以辛甘之物发散,故生姜、大枣为使,辅柴胡以和表。七物相合,两解之剂当矣。

2.《医方考》:柴胡性辛温,辛者金之味,故用之以平木,温者春之气,故就之以入少阳:黄芩质枯而味苦,枯则能浮,苦则能降,君以柴胡,则入少阳矣;然邪之伤人,常乘其虚,用人参、甘草者,欲中气不虚,邪不得复传入里耳!是以中气不虚之人,虽有柴胡证俱,而人参可去也;邪初入里,里气逆而烦呕,故用半夏之辛以除呕逆;邪半在表,则荣卫争,故用姜、枣之辛甘以和荣卫。

3.《古今名医方论》引程郊倩:方中柴胡以疏木,使半表之邪得以外宣;黄芩清火,使半里之邪得从内彻;半夏能开结痰,豁浊气以还清;人参能补久虚,滋肺金以融木;甘草和之;而更加姜、枣助少阳生发之气,使邪无内向也。总之,邪在少阳,是表寒里热两郁不得升之故。小柴胡之治,所谓升降浮沉则顺之也。

4.《衷中参西》:小柴胡汤证,原忌发汗,其去滓重煎者,原所以减柴胡发表之力,欲其但上升而不外达也。

【附注】柴胡汤(《金匮》卷中)、黄龙汤(《千金》卷十)、三禁汤(《此事难知》)、人参汤(《得效》卷十一)、和解散(《伤寒六书》卷一)。

小柴胡汤--处方来源:《伤寒大白》卷二

【组成】柴胡、黄芩、广皮、甘草、半夏、人参。

【功效】和解少阳。

【主治】少阳潮热,发于寅卯二时,先有微寒而热,有汗,脉弦。

【加减】若见恶寒身痛,加羌活防风;口渴,去半夏,加天花粉;饱闷,去人参,加枳壳厚朴;小便不利,加木通

小柴胡汤--处方来源:《伤寒大白》卷二

【组成】柴胡、黄芩、广皮、甘草、川芎天麻、半夏。

【主治】少阳眩晕症,寒热,呕而口苦,头眩,脉弦数。

【加减】若恶寒,加羌活、防风;有火,加栀子黄连

小柴胡汤--处方来源:《云歧子脉诀》

【组成】柴胡半两,黄芩半两,五味子半两,制半夏半两,白芍药2钱半,人参2钱半,桑白皮2钱半。

【主治】肺伤咳嗽气促,冷汗自出,背膊劳强,夜卧不安,脉象按之不足,举之有余。

【用法用量】每服1两,水2盏,加生姜7片,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

小柴胡汤--处方来源:《喉科紫珍集》卷上。

【组成】柴胡8分,甘草5分,元参1钱5分,黄芩1钱,制半夏1钱,桔梗1钱。

【主治】少阳受病,头角、两耳前后结肿,耳鸣筋痛,寒热呕吐,烦躁。

【用法用量】水煎服。

小柴胡汤--处方来源:《治疹全书》卷下

|<< << < 1 2 3 > >> >>|

本页关键字:小柴胡汤  柴胡汤  黄龙汤  三禁汤  人参汤  和解散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香芷汤        下一篇:小青龙汤

>> 返回中药方剂X页面    >> 返回首页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