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茯苓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九日,下之后,胸膈烦满,小便不利,谵语,一身不可转。
【用法用量】茯苓汤(《普济方》卷一三一)。
【摘录】《圣惠》卷九
赤茯苓汤--《玉机微义》卷九
【处方】赤茯苓、猪苓、葵子、枳实、瞿麦、木通、黄芩、车前子、滑石、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口父)咀。
【功能主治】膀胱实热,腹胀,小便不通,口苦舌干,咽肿不利。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食前服。
【摘录】《玉机微义》卷九
赤茯苓散--《圣惠》卷四十八
【别名】七气汤
【处方】赤茯苓2两半,大腹皮半两(锉),槟榔半两,桂心1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高良姜半两(锉),诃黎勒皮1两,牵牛子1两(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奔豚气,从小腹起,上至心下,妨胀壅闷,胸中短气,坐卧不安。
【用法用量】七气汤(《普济方》卷一七一)。
【摘录】《圣惠》卷四十八
赤茯苓散--《圣惠》卷六十九
【处方】赤茯苓1两,蔓荆子半两,细辛半两,人参3分(去芦头),白术半两,前胡1两(去芦头),枇杷叶2分(拭去毛,炙微黄),芎䓖3分,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防风半两(去芦头),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妇人风痰,心胸不利,头目昏重,时欲呕吐,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一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赤茯苓散--《圣惠》卷五十三
【别名】赤茯苓汤
【处方】赤茯苓1两,紫苏子1两,白术1两,前胡1两(去芦头),人参1两(去芦头),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桂心3分,木香3分,槟榔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消渴后,头面脚膝浮肿,胃虚不能下食,心胸不利,或时吐逆。
【用法用量】赤茯苓汤(《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赤茯苓散--方出《圣惠》卷五十四,名见《普济方》卷一九三
【处方】赤茯苓1两,汉防己1两,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槟榔1两,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桑根白皮1两(锉),木通1两(锉),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微炒)。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水气遍身浮肿,按之没指,心腹气胀,大小便涩。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食前温服。以大小便通利为效。
【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四,名见《普济方》卷一九三
赤茯苓散--《圣惠》卷五十四
【处方】赤茯苓2两,桂心1两,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甘草1两(炙微赤,锉),大腹皮1两半(锉),枳壳1两半(麸炒微黄,去瓤),桑根白皮1两(锉),细辛1两,前胡1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大腹水肿,大便涩,气满闷。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五十四
赤茯苓散--《普济方》卷二八五引《圣惠》
【处方】赤茯苓1两,甜瓜子2两,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川芒消半两,桃仁1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牡丹1两半。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肠痈,小腹牢强,按之痛,小便不利,时有汗出,恶寒脉迟,未成脓。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一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日3-4次。
【摘录】《普济方》卷二八五引《圣惠》
赤茯苓散--《圣惠》卷七十四
【处方】赤茯苓1两,紫苏叶半两,黄耆2两(锉),人参半两(去芦头),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柴胡1两(去苗),大腹皮半
本页关键字:赤茯苓汤 茯苓汤 七气汤 赤茯苓汤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