蓍草
【出处】《本经》上品载有蓍实。《别录》谓:生少室(今河南登封县境内,嵩山也),八月九月采实,日干。《新修本草》谓:此草所在有之。《本草图经》谓:生少室山谷,今蔡州(今河南汝南县)上蔡县白龟祠旁,其生如蒿作丛,高五六尺,一本一二十茎,至多者五十茎,生便条直,所以异于众蒿也。秋后有花,出于枝端,红紫色,形如菊。经考其他诸家本草,未见有新说。从《本草图经》所附蓍实、蔡州蓍实图及《纲目》、《植物名实图
【拼音名】Shī Cǎo
【别名】蓍、蜈蚣草、飞天蜈蚣、乱头发、土一支蒿、羽衣草、千条蜈蚣、锯草、一枝蒿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高山着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hillea alpina L.[A. sibirica Ledeb.; A. mongolica Fisch.ex Spreng.]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高山蓍 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具短根状茎。茎直立,有棱条,上部有分枝。叶互生;无柄;叶片长线状披针形,长6-10cm,宽7-15mm,栉齿状羽状深裂或浅裂,裂片线形,排裂稀疏,半抱茎,两面生长柔毛,下面毛密生,有腺点或几无腺点,下部叶花期常枯萎,上部叶渐小。头状花序多数,花径5-6mm,集生成伞房状;总苞钟状,总苞片卵形,3层,覆瓦状排列,绿色,草质,有中肋,边缘膜质,疏生长柔毛;边缘舌状花,雌性,5-11朵,白色,花冠长圆形,先端3浅裂;中心管状花,两性,白色,花药黄色,伸出花冠外面。瘦果扁平,宽倒披针形,有淡色边肋。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向阳山坡草地、林缘、路旁及灌丛间。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宁夏、甘肃、河南等地。各地广泛栽培。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对气候要求不严,高山、平坝排水良好的一般土壤均匀要栽培。
栽培技术 种子或分株繁殖。种子繁殖;春播或秋播,行距30-45cm,开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覆土0.5cm,保持土壤湿润。约一星期左右出苗,苗出齐后过密处可适当间苗。分析繁殖:宜早春3-4月进行,生长期间松土除草外,6-7月可追施粪水1-2次。
【性状】
性状鉴别 茎呈圆柱形,上部有分枝,长30-100cm;表面深灰绿色至浅棕绿色,破白色柔毛,具纵棱。叶互生,无柄;叶片多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条状披针形,羽状深裂,长2-6cm,宽0.5-1.5cm;暗绿色,两面均被柔毛;叶基半抱茎。头状花序密集成圆锥伞房状。气微,味微辛。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面细胞长圆形或近圆形,角质层呈细齿状突起;被2-10个细胞组成的非腺毛,先端一细胞狭长。皮层较窄,外侧为1-3列厚角细胞,内侧有树脂道散在。维管束外韧型,20-30个排列成环,韧皮部甚窄,外侧有韧皮纤维束,形成层区有3-5层细胞,束间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倒三角形,导管较细小,直径10-36μm,射线细胞1-2列。髓部甚大,老茎中心有空洞。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长多边形或近长方形,垂周壁较平直或浅波状,气孔不定式。几无毛。下表皮细胞较小且不规则,垂周壁波状弯曲。非腺毛较多,长375-900μm,常由4-7个细胞组成,下面数个细胞近方形,先端一细胞甚为狭长。
【化学成份】全草含琥珀酸(succinic acid),延胡索酸(fu-maric acid),α-呋喃甲酸(α-furoic acid),乌头酸(aconitic acid)。
【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蓍草总酸流浸膏 3.75g/kg给大鼠口服,显着抑制蛋清性足肿胀。总酸2.5g/kg给大鼠口服,连续7天,对棉球肉芽肿形成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去肾上腺大鼠抗蛋清性足肿实验表明,总酸抗炎作用不是通过垂体-肾上腺系统表现的。总酸对切除肾上腺未成年大鼠存活时间也无明显影响。从总酸中分离出琥珀酸、延胡索酸和α-呋喃甲酸。分别给小鼠皮下注射1/4半数致死量剂量的上述各酸,以及安全剂量(本实验为2.160g/kg)的乌头酸,均显着抑制巴豆油
本页关键字:蓍草 感冒发热 头风痛 牙痛 风湿痹痛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三月顺时养生:晚睡早起 食甜养肝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 河北安国药市2019年03月23日快讯
- 春分平阴阳 惊雷响万物长
- 春分阴阳平 养生调平衡
- 肾功能不全者中医用药指导
- 中药渣外用也是一剂良药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