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词典 --> 中药词典L --> 刘寄奴

刘寄奴

刘寄奴用于破血通经,敛疮消肿。治经闭癥瘕,胸腹胀痛,产后血瘀,跌打损伤,金疮出血,痈毒焮肿。

【出处】《唐本草》

【拼音名】Liú Jì Nú

【别名】金寄奴(《日华子本草》),乌藤菜(《通志》),六月雪、九里光(《药材资料汇编》),白花尾、炭包包、千粒米、斑枣子、细白花草、九牛草(《湖南药物志》),苦连婆(《闽东本草》)。

【来源】为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于8月开花时,连根拔起,晒干,除去根及泥土,打成捆。

【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高60~100厘米。茎有明显纵肋,被细毛。叶互生;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6~9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狭窄成短柄,边缘具锐尖锯齿,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有蛛丝毛,中脉显著;上部叶小,披针形,长约1.5厘米;下部叶花后雕落。头状花序,钟状,长约3毫米,密集成穗状圆锥花丛;总苞片4轮,淡黄色,无毛,覆瓦状排列;外层花雌性,管状,雌蕊1;中央花两性,管状,先端5裂,雄蕊5,聚药,花药先端有三角状附属物,基部有尾,雌蕊1,柱头2裂,呈画笔状。瘦果矩圆形。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野生于山坡、树林下。分布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云南、四川、贵州、福建、广西、广东等地。主产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性状】干燥的带花全草,枝茎长60~90厘米,通常已弯折,直径2~4毫米,表面棕黄色至棕褐色,常被白色毛茸,茎质坚而硬,折断面呈纤维状,黄白色,中央白色而疏松。叶互生,通常干枯皱缩或脱落,表面暗绿色,背面灰绿色,密被白毛,质脆易破碎或脱落,枝梢带花穗,枯黄色。气芳香,味淡。以叶绿、花穗黄而多、无霉斑及杂质者为佳。

【化学成份】含挥发油0.025%,油显黄色。

【炮制】

拣净杂质,去根,用水洗净,稍浸,切段,晒干。

【性味】

苦,温。

①《唐本草》:味苦,温。

②《日华子本草》:无毒。

【归经】

入心、脾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肺二经。

②《本草新编》:入心、脾、膀胱经。

③《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

【功能主治】

破血通经,敛疮消肿。治经闭癥瘕,胸腹胀痛,产后血瘀,跌打损伤,金疮出血,痈毒焮肿。

①《唐本草》:主破血,下胀。

②《日华子本草》:治心腹痛,下气水胀、血气,通妇人经脉癥结,止霍乱水泻。

③《开宝本草》:疗金疮,止血为要药;产后余疾,下血、止痛。

④《本草蒙筌》:消焮肿痈毒,灭汤火热疼。

⑤《纲目》:小儿尿血,新者研末服。

⑥《本草求原》:治心气痛,疳疮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散剂。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注意】

气血虚弱,脾虚作泄者忌服。

①《卫生易简方》:不可过多,令人吐利。

②《本草经疏》:病人气血虚,脾胃弱,易作泄者勿服。

【附方】

①治血气胀满:刘寄奴穗实为末。每服三钱,煎酒服。(《卫生易简方》)

②治产后恶露不尽,脐腹疞痛,壮热憎寒。咽干烦渴:刘寄奴、知母(焙)各一两,当归(切,焙)、鬼箭羽各二两,桃仁(去皮、尖、双仁,炒)一两半。上五味粗捣筛。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渣,温服,空心食前。(《圣济总录》刘寄奴汤)

③治产后百病血运:刘寄奴、甘草。上二味等分,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先以水二盏,入药煎至一盏,再入酒一盏,再煎至一盏,去渣,温服。(《圣济总录》刘寄奴汤)

④治被打伤破,腹中有瘀血:刘寄奴、延胡索骨碎补各一两。上三味细切,以水二升,煎取七合,复内酒及小便各一合,热温顿服。(《千金方》)

⑤敛金疮口,止疼痛:刘寄奴一味为末,掺金疮口,裹。(《本事方》刘寄奴散)

⑥治风入疮口肿痛:刘寄奴为末,掺之。(《圣惠方》)

⑦治汤火疮:刘寄奴为末,先以糯米浆,用鸡翎扫伤著处,后掺药末在上,并不痛,亦无痕。大凡伤著,急用盐末掺之,护肉不坏,然后药

|<< << < 1 2 > >> >>|

本页关键字:刘寄奴  经闭癥瘕  胸腹胀痛  产后血瘀  跌打损伤  金疮出血  千粒米  斑枣子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列当        下一篇:龙利叶

>> 返回中药词典L页面    >> 返回首页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