鲚鱼
鲚鱼为鯷科动物鲚鱼的肉。
【出处】《食疗本草》
【拼音名】Jì Yú
【别名】鮤、鱴刀(《尔雅》),刀鱼(《说文》),望鱼(《魏武食制》),鰽鱼(《异物志》),江鲚(《本经逢原》),麻鲚(《本草求原》),子鱼(《随息居饮食谱》),凤尾鱼(《脊椎动物分类学》),毛花鱼(《中国经济动物志·淡水鱼类》)。
【来源】为鯷科动物鲚鱼的肉。
【原形态】体长,侧扁,后段更甚,背部平直,腹缘稍隆凸。体长约15~30余厘米。头小,吻短,顶端略圆钝,向前突出。口大,下位,口裂倾斜,上颌后端游离,向后延达胸鳍的基部,上下颌、口盖骨、锄骨上具有细齿。全体被薄而透明的圆鳞,无侧线;体侧纵列鳞74~84,横列鳞11。腹部有棱鳞,腹鳍前方为16~22,腹鳍后方为29~36。背鳍11~13,起点距吻端较近。胸鳍前6根鳍条延长,游离成丝状,末端可达臀鳍起点,臀鳍Ⅰ,96~115,其长度超过体长的一半。腹鳍和尾鳍都很小,尾鳍下方与臀鳍后端相连。体背和头部稍带灰幂色,侧面和腹部银白色。
【生境分布】成鱼多生活于海中,每年春季则成群由海入江,沿江而上作产卵洄游。食物主要为浮游动物及小鱼等。分布长江流域中下游及其附属的湖泊中。
【性味】
甘,温。
①《日用本草》:味甘,辛。
②《纲目》:甘,温,无毒。
③《本经逢原》:甘,平,小毒。
【功能主治】
①《纲目》:鲊,贴痔瘘。
②《本草求原》:贴败疽痔漏。
③《随息居饮食谱》:补气。
【注意】
①《食物本草》:发疥,不可多食。
②《日用本草》:食之无益,助火动痰。
③姚可成《食物本草》:有湿病疮疥勿食。
④《本经逢原》:性专降泄,败疽痔漏人忌食。
【摘录】《*辞典》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