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治肢端皮炎效佳
肢端皮炎是先有皮肤损害,初起发于一个手指或足趾末端,在指、趾甲的周围,因炎症发生脓疱,较短时间内融合形成溃烂,露出鲜红色湿润糜烂面,多伴有渗液,有时会结成黏痂,具不同程度灼热痒痛感。
此病是先有皮肤损害,初起发于一个手指或足趾末端,在指、趾甲的周围,因炎症发生脓疱,较短时间内融合形成溃烂,露出鲜红色湿润糜烂面,多伴有渗液,有时会结成黏痂,具不同程度灼热痒痛感。中医认为属于湿热蕴结化毒范畴,如《外科启玄》云:“脾主四肢,因脾中有湿,故能腐诸物是也。”《疡医大全》记载:“此症指顶如疱,破烂流水。”病因为脾经湿热,蕴于肢末,未得清解,湿热化毒而成。对上述皮损,用自拟祛湿热消炎解毒洗方浸泡患处,获效比较满意。
药物组成:土茯苓30g,赤小豆30g,萆薢30g,薏苡仁30g,苦参30g,栀子30g,黄柏30g,白鲜皮30g,地肤子30g,金银花30g,蒲公英30g,地丁30g,穿心莲30g。水煎适量,待温度适宜时,浸泡患处,每次30分钟,日2次,3日1剂。泡后用消炎祛湿解毒膏:黄连粉15g,青黛粉3g,凡士林100g,调匀成膏,涂患处,日2次。忌食腥辣之物。所选药中土茯苓甘淡性平,功能利湿导热解毒;赤小豆甘酸偏凉,功可清热利湿,解毒排脓;萆薢味苦性平,具较好利湿清热功效;薏苡仁甘淡,有祛湿排脓之功;苦参味苦性寒,功可清热燥湿,治湿热疮毒;栀子味苦性寒,功可清热利湿;黄柏苦寒,具清热燥湿,解毒医疮功效;白鲜皮味苦性寒,功可清热燥湿止痒;地肤子味苦性寒,清热燥湿止痒;金银花味甘性寒,清热解毒;蒲公英味苦性寒,清热解毒;地丁味苦性寒,清热解毒;穿心莲味苦性寒,清热解毒消炎。综观全方具有渗湿清湿热,消炎解毒功效,治疗肢端皮炎,药物可直至病所,发挥效用,疗效显著。
上一篇:首乌虎杖治高血脂症 下一篇:蜂房:祛风镇痛解毒散结杀虫止痒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秋养生
- 伏天刮痧调肺病 “三伏贴”之外新办法
- 诗词中的鸡及其药用价值
- 古代中医是如何预防天花的
- 普济消毒饮子--东垣老人的“济世良方”
- 三伏天摇蒲扇 神清气爽又保健
- 鹅卵石健身须谨慎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