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常识 --> 医案心得 --> 中医药辨治性早熟

中医药辨治性早熟

性早熟分为促性腺激素依赖性性早熟(又称中枢性性早熟或真性性早熟)和非促性腺激素依赖性性早熟(又称外周性性早熟或假性性早熟)2种。

“性早熟”这一名称来源于西医学,古代医学文献中论述较少,但对人体的发育过程却有明确的认识。《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从这一论述中,可以看出,古人观察到性成熟年齡应该是女子14岁左右,男子16岁左右,从出现第二性征到发育成熟整个过程约需1.5~6年。现临床以女孩8岁以前,男孩9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的,诊断为性早熟。

近年来,接诊20多例,发现其中一部分孩子,除第二性征提前出现外,没有明显异常的症状表现,对于此类就诊者,仅给于健康指导,告知不宜服用含有性激素类的滋补品、不使用含激素的护肤品、注意那些儿童不宜的文学作品和影视片等;另有一部分患儿,除第二性征提前出现外,还有一些明显的症状表现,中医常可辨证为阴虚火旺和肝郁化火两种证型。现将两个典型病例的治疗介绍如下。

阴虚火旺型性早熟

郁某,女,就诊时7岁10个月。患儿母亲约2个月前发现女儿夜间盗汗明显,时时说头晕,始以为孩子体质差,学习压力大引起。近来白天也汗多,且6天前突然发现女孩胸脯有些变化,可触及乳中硬结,并长出了稀疏的阴毛,变化较快,遂前来就诊。见患儿唇红、颧红、舌红,精神欠佳、口干,苔少,脉细数,治以滋阴降火,固表止汗。处方用知母8g,黄柏8g,丹皮6g,熟地6g,山萸肉6g,山药6g,茯苓6g,泽泻6g,黄芪8g,鳖甲10g,煅牡蛎10g,麻黄根6g,7剂。

7服药服完后二诊:出汗明显减轻,口干不甚。原方知母、黄柏减为5g,泽泻3g,去麻黄根,7剂。药服完后,其母独自前来,要求继服7剂二诊方药,以求巩固效果。

肝郁化火型性早熟

吴某,女,8岁2个月。患儿母亲介绍,约3个月前发现孩子出现第二性征现象。就诊时乳房胀痛10余日,情绪不稳定,时性情急躁、易怒、叛逆,食欲不佳、纳差,小腹胀痛,未初潮,查舌红苔白腻、脉弦。诊断为天癸早至,故第二性征提前出现;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故胸闷不舒、乳房胀痛,肝郁情志不调,则性情急躁、易怒、叛逆;肝郁气滞,小腹疼痛;肝郁影响脾运,则食欲不佳、纳差。治以疏肝解郁,兼以健脾促运。方药柴胡8g,当归8g,白芍10g,白术8g,茯苓8g,玄胡索6g,佩兰6g,砂仁3g,生姜5g,薄荷3g。共服药12剂,乳房胀痛、小腹胀痛已不明显,进食增加。

性早熟分为促性腺激素依赖性性早熟(又称中枢性性早熟或真性性早熟)和非促性腺激素依赖性性早熟(又称外周性性早熟或假性性早熟)2种。真性性早熟发病率近年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女孩发病率高于男孩。本病的发生多因疾病、进食含激素的食物、使用含激素的化妆品、误服某些药物或影视文学作品及过早异性交往导致。中医认为其病变主要在肾、肝两脏。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小儿肾常虚,在致病因素作用下,易出现阴阳失衡,肾阴不足,阴不制阳,相火偏亢而天癸早至;阴虚则热,故常兼虚热之症,若盗汗日久,阴损及阳,至阳气不足,失于固涩,而见自汗。肝藏血,小儿肝常有余,若因疾病或精神因素等,导致肝郁化火,肝火旺盛,引动相火而天癸早至;肝气郁结,出现乳房、乳核增大、胀痛,小腹胀痛;肝郁情志不舒,则急躁易怒等。

本页关键字:中医药辨治  性早熟  中枢性性早熟  真性性早熟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从“三友补丸”看大黄之功效        下一篇:“鸣聋分论”与“鸣聋合论”争议何时休

>> 返回医案心得页面    >> 返回首页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