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乳癖治疗验案
金某,男,75岁,2017年6月7日初诊。主诉:情志不畅,左乳房不适,有移动性肿块约0.8毫米×25毫米,推之活动,舌淡苔薄腻,脉细弦。B超示:左乳低回声区,考虑炎性改变。
诊断:乳癖。男性乳癖在临床上较为鲜见。本例患者,据其脉证,属肝气失疏、心脾郁结、气血失调、痰湿阻滞乳络而成。
治法:疏肝理气散结。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炒柴胡10克,郁金10克,制香附10克,赤芍10克,当归10克,蒲公英15克,莪术10克,穿山甲10克,大贝母10克,甘草5克。7剂。水煎服,日1剂。
6月15日复诊:左乳不适感减轻,但局部仍有疼痛,效不更方,继用上方加元胡索10克,炒金铃子10克。7剂。
6月22日三诊:症状全部消失,左乳房未扪及肿块,嘱继服7剂,巩固善后。随访3月,乳癖未萌。
乳癖是中医病名,又名“乳粟”“奶癖”,常见于中青年妇女。是乳房部常见的慢性良性肿块,以乳房肿块和胀痛为主症。乳癖之名,最早见于汉代华佗《中藏经》,在该书“卷七”中,有用白芥子研成粉,贴疼硬处治“奶癖”的记载。清·高秉钧《疡科心得集·辨乳癖乳痰乳岩论》云:“有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发寒热,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此名乳癖”。病因病机多为情志不畅,肝郁气滞,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气血瘀滞,痰凝、瘀血阻于乳络,致乳房肿块。中医认为,足厥阴肝经行乳头,足阳明胃经过乳房,足太阴脾经行乳外,乳癖病的发生与肝、脾胃关系密切。若情志内伤,忧思恼怒则肝气郁结,肝失条达,气血瘀滞,气不行津,津液凝聚成痰;复因肝木克土,致脾不能运湿,胃不能降浊,则痰浊内生;气滞痰浊阻于乳络则为肿块疼痛。乳癖可见于西医学的乳腺小叶增生、乳房囊性增生、乳房纤维瘤等疾病。现代医学认为乳腺增生症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关,如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的分泌相对增高。
老年男性患乳癖病临床上很少见,其发病主要与体内的性激素代谢紊乱和雌雄激素比例失衡有关,中医治疗该病疗效显著。方中柴胡功擅条达肝气而散郁结,香附疏肝理气,郁金行气活血解郁,当归、赤芍养血活血,蒲公英、莪术、穿山甲、大贝母清热散结,通络止痛,《医林纂要》曰:“蒲公英补脾和胃,泻火,通乳汁”,《本草纲目》曰:“穿山甲,古方鲜用,近世风疟、疮科、通经下乳,用为要药”,此两药均有疏通乳腺管,消除乳癖之功。
本页关键字:男性乳癖 性激素代谢紊乱 雌雄激素 乳粟 奶癖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口腔黏膜白斑的中医治疗 下一篇:一味大黄治疗顽固性荨麻疹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2017面神经疾病规范诊治进基层项目发布会隆重召开
- 安徽亳州药市2017年11月15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71年11月15日快讯
- 姜维忽患心绞痛 气闭血瘀功未成
- 双十一购物狂欢 切莫忽视健康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