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机对应”用经方
“方证对应”是胡希恕先生伤寒学术之要点,被其誉为“辨证的尖端”。此辨证者,先辨六经,再辨方证,要求对应点较多。
为探究经方功效的多维性和对应证机的多向性,拓展经方适应范围,灵活机动运用经方,发挥经方最大效果,笔者提出“方机对应”观点,与诸同道分享。
经方功效多维性
所谓“经方功效多维性”,即指从不同角度、不同视点来看,一个经方的功效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的,亦即经方存在一方多法、一方多效、一方多证的特点。
一方数证之用,常贯穿于整个《伤寒杂病论》中。如甘草泻心汤,除治心下痞外,还治狐惑病;炙甘草汤除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外,还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
若将经方功效“扳机点”比作“钥匙”的话,一个经方就有数把“钥匙”(“方钥”),可以开不同病证之“锁”。
例如,大青龙汤既可治疗表寒外束、阳气内郁、化热扰心之“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又可治疗风湿困表、表阳郁闭之“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又如桂枝汤,既可解肌和营卫以祛风解表,主治太阳中风表虚证,又可化气助生发以育阴培阳,主治虚劳虚寒之证,还可治疗初孕而气血一时不足、脾胃运化一时无力之妊娠恶阻证。再如小柴胡汤,既可治邪郁少阳、半表半里、枢机不利者,又可治妇人热入血室者,还可治木郁土虚、阴阳不交、生发不畅之妇人产后血亏郁冒、孤阳上厥者。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如何考究经方功效的多维性?一是从仲景“一方多用”中获得,二是通过不同视点、不同角度考察方中各个药物功效的多样性,再将这些“别样”功效重新配伍组合,便可获取此方的其他重要功效点。
以葛根芩连汤为例,葛根汤在《伤寒论》中本为误下致太阳表邪内陷、下合阳明湿热、正邪激荡、上迫下逼而成喘、汗、利所设,但以另一个角度考察葛根汤药物之功效,便知葛根尚有走上宣痹、通经活络之效,由此可知,葛根芩连汤亦可疏通头颈肩背部湿热阻滞经络者,此葛根芩连汤另一功效“扳机点”,亦即其另一把“方钥”。
何为“方机对应”
再说辨证,方证对应模式者多始于辨病,终于辨证,然后以“证”获取所对应之经方。笔者认为,于辨证基础上,还应当继续辨“机”,即此证的内在病理机转或核心机要点。
当然,“辨机”不止于六经辨证,亦可基于脏腑、经络、八纲等其他辨证模式,如此追究病证内在核心机转,直入病证之本质,便尤为精准。这个病理核心机转,可以看作是病证的“锁”,即“证锁”
辨证要准、要深入、要本质、要核心,须从辨病到辨证,再到辨机,方能找到“证锁”。运用经方,要“活、灵、准、稳”,精心考察,准确找到“证锁”,并熟练掌握其内在、多维功效“扳机点”或“方钥”,用最恰当的“方钥”打开“证锁”,此即经方运用之“方机对应”。
譬如,无论是发热、便秘还是失眠,只要其内在病理机转之“证锁”合乎小柴胡汤之“方钥”,便可用小柴胡汤进行治疗。
“方机对应”之优势
临证中,笔者常以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颈椎病、肩周炎、心脑血管病、中枢神经病等属湿热腐浊阻滞头脑、颈项、肩背部经络者,效果显著而稳健。
又如厚朴七物汤,乃桂枝汤去芍药合厚朴三物汤而成,在《金匮要略》中为外疏表邪、内泻里实之表里双解方,然结合其药物组成、以另外角度研判,方中厚朴三物汤合桂枝亦可通阳泻满,而姜、枣、草安中和药,故此方亦可用于阳郁而下焦滞满之证,可谓恰合机宜。
笔者曾治一患,小腹坠胀,入夜尤甚,食后呃逆,便秘溲利,舌暗,苔腻而后泛黄,脉滑紧。析其病机“证锁”,当属下焦阳郁、热邪滞满,正合厚朴七物汤之另一把“方钥”,遂以此方去大枣加半夏、杏仁治之,5剂减而10剂愈。
上案若从“方证对应”角度观之,似有不合,然其病机“证锁”与此方另一内在“方钥”功效点甚有通合之处,故疗效亦佳,此即“方机对应”之优势。
上一篇:滋阴清火化痰治遗精 下一篇:知柏地黄汤治皲裂性湿疹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14日快讯
- 切实贯彻好中西医并重方针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