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阳复阴治虚痞
《伤寒论》曰:“满而不痛者,此为痞。”痞即闭塞不通,心下(胃脘部)有堵塞不适之感。《景岳全书·痞满》:“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满者,胀满不行之谓,盖满则近胀,而痞则不必胀也。所以痞满一证,大有疑辨,则在虚实二字。”“凡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物而滞而痞者,虚痞也。有胀有痛而满者,实痞也;无胀而痛而满者,虚满也。实痞实满者,可散可消也;虚痞虚满者,非大加温剂不可,此而错用,多致误人。”笔者临证采用“六味回阳饮”加味治疗虚痞,取得了显著疗效。
赵某,男,63岁。2011年3月7日初诊。病人患有慢性泄泻3年,近半个月感受寒凉,症状加重,大便稀溏,带有少许黏液便,一日10余次,腹中胀满不舒,四肢发凉,腰膝酸软,曾经口服中药理中汤加黄连、木香,服用3剂后,病情加重,出现恶心、呕吐数次,全身疲乏无力,遍身汗自出,口渴,发则暴利。刻下吐利,肢厥,恶寒。舌淡红,苔薄白,脉微。诊断:虚痞,证属脾阳虚衰,命门不暖,阴阳将脱,治以扶阳复阴,阴阳同救,方用张景岳“六味回阳饮”加减:人参12克,制附子9克(先煎),炙甘草6克,干姜9克,熟地10克,白术12克,生黄芪20克,茯苓12克,乌药9 克。4剂,水煎服。头2剂,每剂分3次服。二剂后,吐利止,手足温,汗敛,精神好转,自觉周身有力。原方服至7剂获愈。
按:脾虚不运而痞塞不开之虚痞证型临床极多,不得因其不食,妄用消耗而致胃气日损,变证百出,治宜温补。此案脾肾兼寒,命门不暖,则中焦不化,便溏、畏寒,腹胀不舒。恶寒,脉微而利,阳虚阴盛也。吐利频作,阴津大量外泄,亡阳脱液,证候凶险,故以四逆汤回阳固脱,加人参益气生津。
“六味回阳饮”是由《伤寒论》四逆汤加人参演化而来,其功能回阳复阴,主治阴阳将脱之候。方中四逆汤回阳救逆,人参既补阴又补阳,人参与附子同用,温肾回阳,益气固脱。熟地滋肾水,补益真阴。因泄泻减当归,加茯苓利水渗湿止泄泻。白术健脾益气;乌药行气散寒止痛;生黄芪益气固表止泻。阳回阴复,则阴阳欲脱可救,病人转安,症除而愈。
上一篇:中医辨治咽神经官能症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14日快讯
- 切实贯彻好中西医并重方针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