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醋:天然食材 健康美味
一碟琥珀色泽、香气四溢的醋坐镇餐桌,可以让人胃口大开。食客只知醋的味道鲜美,却不知道美味的呈现需要经过长久岁月的考验。优质的材料与精湛的手艺碰撞,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惊喜。食醋的历史久远,早在2000多年前人类就将食醋用于治疗疾病。湖南长沙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五十二病书》中,就有关于“醋”的记述。三国时期,名医华佗曾用蒜泥加醋治愈一例严重的蛔虫感染病症,开创了食醋治疗急症的先例。如今食醋种类繁多,品种多样,根据产地、酿造材料不同,其口味也各具特色。
全能主食,营养健康
山西陈醋举世闻名,酸香浓郁,醇厚不涩,深受老百姓的喜爱,随着人们营养保健意识的增强,营养价值高的杂粮在膳食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增大,杂粮醋也成为一种新兴食醋。燕麦醋是功能性调味品,以燕麦为主料,采用山西老陈醋独特的加工工艺酿制而成,色泽棕红、香气浓郁、滋味醇厚。
燕麦,又称莜麦,俗称油麦、玉麦,为禾本科植物,《本草纲目》中称之为雀麦、野麦子。燕麦不易脱皮,所以被称为皮燕麦,因其低糖、高营养、富含膳食纤维,受到现代人欢迎。
1997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认定燕麦为功能性食物,具有降低胆固醇、平稳血糖的功效。美国《时代》杂志评选的“全球十大健康食物”中燕麦位列第五,是唯一上榜的谷类。
研究表明,裸燕麦含粗蛋白质达15.6%,脂肪8.5%以及磷、铁、钙等元素。燕麦中水溶性膳食纤维分别是小麦和玉米的4.7倍和7.7倍。燕麦中的B族维生素、尼克酸、叶酸、泛酸都比较丰富,特别是维生素E,每100克燕麦粉中高达15毫克。此外燕麦粉中还含有谷类食粮中均缺少的皂苷。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全面。裸燕麦能预防和治疗由高血脂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对于因肝肾病变、糖尿病、脂肪肝等引起的继发性高脂血症也有同样明显的疗效。长期食用燕麦片也有利于控制血糖和减少肥胖。
燕麦中的水溶性纤维吸水性强,长期食用,可以起到滑肠、通便、排除毒的功效。燕麦中含有褪黑素,有增加肌肤活性、延缓肌肤衰老,使皮肤白腻,美白保湿、减少皱纹色斑、抗过敏等功效,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帮助睡眠。燕麦含是补钙佳品,具有预防骨质疏松、促进伤口愈合、防止贫血的功效。
古法酿醋,浓细绵长
与酒相似,醋是中医较为常用的一种溶剂,性味酸、甘、温,本草书籍中记载其功效主要为散瘀消积、解毒等。《本草纲目》载:“惟米醋二、三年者入药,余止可啖,不可入药也”。
燕麦醋是以燕麦、红高粱、豌豆为主料,大麦麸皮、谷糠为辅料,用大曲进行发酵,采用传统固态发酵,是纯粮食手工酿造的食用醋。
燕麦醋一般选晋西北的燕麦、泸州的红高粱、北方山区的豌豆、麸皮进行酿造,按照用料足、晾晒足、纯度高、耗时长,还原正宗山西老陈醋酸、香、绵、甜的酯厚口感。酿造食醋历经蒸、酵、熏、淋、陈五道古法工艺,顺应四时二十四节气,经过夏伏晒、冬捞冰等工序,10公斤新醋需要放一年后,最后只剩下3公斤左右,如此酿造出的老陈醋品质才高。
燕麦醋色泽呈酱红色,有光泽,体态均一,较浓稠;有特有的醋香、酯香陈香相互衬托、浓郁、协调、细腻;食之绵、酸、香、甜、鲜,醇厚柔和,酸甜适度,微鲜,口味绵长。燕麦醋不仅具有老陈醋的软化血管、降低甘油三酯等功效,还具有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防治大肠癌、防治心脏疾病,也有利于控制血糖和减少肥胖。
花样吃醋,健康美味
醋是日常生活当中经常食用的一种调味品,下面介绍两款醋制美食以供大家选用。
醋泡花生助降血压
做法:将花生米(连红衣)泡在燕麦醋中1周后,每天吃5~10颗即可。
功效:花生米含有人体所需要的不饱和脂肪酸,但脂类含量高、热量大、有油腻感。而醋中的多种有机酸恰可解腻生香,有降低血压,软化血管的保健作用。
做法:选一个干净的、密封的玻璃瓶,取250克核桃仁与500克燕麦醋混合放入杯中,密封10天后就可以吃了。在吃时注意,不要只吃核桃仁,最好找个小汤匙,每次盛一勺,连醋一起食用。
功效:核桃仁可润肺、补脑、润肤、黑发,消食开胃,好吃又不腻。
本页关键字:燕麦醋 山西老陈醋 全能主食 五十二病书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健康零食葵花籽 下一篇:药膳强身又保健 食用需分年龄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雪养生
- 河北安国药市2018年12月06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8年12月06日快讯
- 诗词中的踯躅及其药用价值
- 孙思邈与《千金要方》
- 黄河银:走出中医教育扶贫路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