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开始数“九” 慢性病患者避免冷热交替刺激
12月22日冬至,宣告“数九寒天”正式到来。中医专家提醒,温暖的室内、热食与户外寒冷天气形成强烈反差,一些慢性疾病患者应注意避免冷热交替刺激发病。此外,养生注意“养藏”,锻炼身体不可大汗淋漓,老年人运动应选择在下午三四点钟,年轻人需注意勿通宵狂欢或熬夜加班。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时间是每年的阳历12月22-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同时是“一九天”的第一天,“三九天”则是指从冬至算起的第三个“九天”,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神经内科李燕主任介绍,冬至是传统意义上养生的重要节点,此时更需要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强身健体。冬至意味着“数九寒天”的到来,除了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流感等疾病寒冬时节高发外,寒冷刺激会使人交感神经异常兴奋,造成心脏收缩力增强,血压不稳,心脑血管疾病进入高发时节。此外,一些慢性疾病经过“冷热交替”刺激后极易发作。例如三叉神经痛患者就应注意保暖,避免冷风直接刺激面部,同时避免“在户外寒冷天气吃热烫食物”等冷热交替刺激口腔、面部的情形,以免造成面瘫。面瘫后遗症患者更需要注意,尽量减少外出。
冬至之后要格外注意“养藏”,晨练要看天气,见到阳光才出门,锻炼的时候不要大汗淋漓,要“收”一些,注意保护好脖子、肩膀、腰部、膝盖等脆弱部位。老年人要在太阳出来后出门,最好的运动时间是在下午的三、四点,但阴天、雪天、大风、雾霾天不要外出。同时不要刻意用身体“对抗”寒冷,冬泳等运动要量力而行。此外,年轻人需注意勿通宵狂欢或熬夜加班,在生活节奏上可以适当“慢一点”。
在饮食上,民间素有冬至后进补的习俗,因为冬季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是保养、积蓄能量的最佳时机,应讲究养藏之道,适时进补,可以增加营养,祛寒气、壮身体。很多人会大量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食物,但医生提醒,现代人的营养状况并不需要多进补,喝热水、进热食就可以达到暖身补气的效果,也可多吃些黄豆、红枣、花生、糯米补充能量。如果感冒咳嗽,就要暂停进补,感到疲劳、体力差时,不要光想着进补了事,而是要注意调节起居饮食,注意锻炼身体。(法制晚报·看法新闻 记者 陈斯)
本页关键字:数九寒天 冬至 慢性病患者 冷热交替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大雪节气养生要点 下一篇:小寒养生重在“十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