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习俗的文化寓意
宵节习俗众多,挂灯笼、吃汤圆、闹花灯、舞龙狮、踩高跷等。这其中“挂灯笼”和“闹花灯”的习俗是与元宵节的起源息息相关的,可以说是所有元宵节习俗中最早的、最必不可少的。
元宵节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大都与“燃火”“燃灯”相关,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元宵节起源于汉代祭太一神,“太”即“大”,“一”即“一切”,(去掉“太一”)《史记》中记载了正月上辛日汉家通宵祭太一、童男童女唱歌及祭拜时燃火于坛上的仪式。
元宵节或与西域传入的佛教有关,宋·高承《事物纪元》曰:“西域十二月三十,乃汉正月望日,彼地谓之大神变。故汉明帝令人烧灯表佛。”佛家以燃灯象征大放光明。
元宵节或源于“道教三元”说,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是天、地、水三官,据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载:“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还与源自上古农业的祭祀活动“孟春元日祈谷”有关,即人们在夜晚祭神、求丰收、点起火把驱除邪气的活动。
元宵节花灯在不同地区有不同含义,除了原始的祭神、驱邪含义外,在我国南方还有求人丁繁衍的含义,取自“灯”“丁”谐音。在广西宾阳,有一种特制的彩扎花灯,白莲花连着莲藕、鱼儿串串,莲花心中放小瓷灯盏,给求子者挂在家中厅堂,若来年添丁,求子者要宴请族人吃灯酒。
据南朝梁简文帝《列灯赋》载:“何解冻之嘉月,值蓂荚之盛开。草含春而色动,云飞彩以偕来。南油俱满,西漆争燃。苏征安息,蜡出龙川。斜晖交映,倒影澄鲜。”此赋描绘了南朝时期元宵张灯之景,灯的种类有油灯、漆油灯、苏灯、蜡灯等。
到了唐代,西都长安与东都洛阳是燃灯最繁盛的城市。描绘元宵节张灯的唐诗也如一朵朵奇葩争妍斗艳。例如,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就描绘了唐代人们元宵观花灯的热闹场面: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到了宋代,元宵节的庆祝规模更加宏大,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描述了北宋汴京城元宵节的热闹景象。宋代花灯的样式也愈加多样,加上烟花的流行,歌舞的鼎盛,宋代的元宵节庆祝活动异彩纷呈,如辛弃疾词《青玉案·元夕》描绘:“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说到元宵节就不得不提吃元宵。元宵以糯米粉为主料,糯米能益气补脾肺,其淀粉含量高,黏性大,不易消化,对于老年人、小孩及脾胃虚弱者应该注意吃元宵时要慢食,且不宜多食。元宵馅品种丰富,有豆沙、芝麻、枣泥、核桃、花生、杏仁等,味道大都甘甜可口。
元宵节正值春季,春季养生应注意抑制肝木的过度旺盛,以防克制脾土,故春季宜减酸益甘。而元宵的甘甜正好补益了脾土,顺应了养生的规律,看来这热腾腾的元宵不仅象征着节日的团圆,从养生角度也是顺应了中医五行之理,值得品尝。
赏完了正月十五的花灯,吃完了团聚的元宵,并没有真正过完了年,在中国大部分地方,到正月十六才是真正过完了年。而实际上,在古代,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的时间并不是只有正月十五一天。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赵匡胤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至十七整整十天。所以元宵节的习俗在时间上具有连带性,它的习俗也不仅仅局限于灯会,各种体育性质的活动都开始进行,这也顺应了春季养生中以户外运动促进阳气升发法则。
元宵节正是寒冬结束、春暖花开的季节,人们送走了冬季的寒冷,走出屋子,在户外进行各式各样的节俗活动,如流传于山西、河南等地的踩高跷、扭秧歌;流行于北京、陕西、山东等地的“走百病”习俗;安徽全椒的“走太平”;河南宝丰的“马街书会”;以及大部分地区均流行的舞狮、舞龙、击鼓等表演活动。
一年之计在于春,新的一年里所有的愿望和祈盼都通过这个不同寻常的节日或多或少地展现了出来。相信好兆头会带来一年的好运气。舒展一下筋骨,带着一份好心情,在重温历史与文化的过程中徐徐打开崭新的一年。
本页关键字:元宵节 元宵节习俗 燃火 燃灯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斑斓的中医药灯谜 下一篇:元宵节别称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