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癌症肿瘤 --> 涎腺混合瘤 --> 涎腺肿瘤的病因病机与诊断要点

涎腺肿瘤的病因病机与诊断要点

涎腺肿瘤以唾腺肿瘤最为常见。唾腺肿瘤占全身肿瘤的0.5%~3%。大唾腺肿瘤80%~90%发生在腮腺,颌下腺次之,舌下腺较少。其中以腮腺混合瘤最多,良性多于恶性。

涎腺肿瘤

涎腺肿瘤以唾腺肿瘤最为常见。唾腺肿瘤占全身肿瘤的0.5%~3%。大唾腺肿瘤80%~90%发生在腮腺,颌下腺次之,舌下腺较少。其中以腮腺混合瘤最多,良性多于恶性。小唾腺肿瘤60%~70%发生在腭部,30%在颊部,唇和舌部很少。患病率为0.63/10万人口,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6%~1.6%,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2.3%~10.4%。占口腔颌面部肿瘤的19%。本病预后,5年存活率,恶性混合瘤为40%,低度恶性的黏液表皮样肿瘤为85%~100%,高度恶性的黏液表皮样癌为20%~56%,腺泡细胞癌为80%,鳞状细胞癌及未分化癌为20%。据国外资料,腺样囊腺癌5、10、15及20年生存率分别为63%、39%、26%及21%。此病区域淋巴结转移以腮腺癌可发生耳前或颈淋巴结转移。颌下腺癌亦可发生颈淋巴结转移,初诊转移率为30%,复发癌达45%。而远处转移占1/3,颌下腺癌尤为多见,占50%,转移好发于肺、骨、腹腔及脑等处。肺转移占67%。

【病因病机】

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均可化火。火性炎上,舌上常生溃疡,加之吸烟火毒熏烤,或阴虚火自内生,均使火毒瘀结,致生舌癌等疾。

诊断要点】

(一)诊断依据

1.凡耳垂中心的下方或后方生长的无痛性包块,质地硬度不一,大小活动,伴局部酸胀感,咽部异物感,面神经麻痹,张口受限,口腔流涎恶臭,颌下肿块,下唇运动障碍,舌肌萎缩,腭部肿块坚硬者,要考虑此病的可能性。

2.凡浅表淋巴结肿大,应详细询问病情的发生、发展和过去治疗的情况,认真检查各唾腺部位,有无结节、肿块、触痛及溃疡,特别要检查咽侧部,以便早期发现腮腺深部肿瘤,检查舌下腺可双合诊触摸,注意瘤灶位置,大小、形状、硬度、边界、活动度、有无压痛以及颅神经损害等是诊断本病的关键。

3.长期喜食辛辣刺激物,接触化学物品,放射物伴有涎腺部位不适者应注意涎腺肿瘤的可能性。

4.X线唾腺造影,对疑有腮腺或颌下腺肿瘤者可由唾腺导管注入碘油造影剂对良恶性肿瘤有一定的鉴别意义。主导管阻塞时,支导管及腺体全部不显影。

5.CT检查,对唾腺肿瘤有一定帮助。

6.局部细胞涂片、细胞病理学检查确诊。

(二)理化检查

1.X线检查X线检查可以判断肺、骨、脑、肝等处有无转移灶,腭部肿瘤腭骨X线摄片可见骨质的破坏。

2.唾腺X线造影对疑有腮腺或颌下腺肿瘤者,可由唾腺导管注入碘油造影剂,以助确定肿瘤的部位、大小及性质。良性肿瘤导管系统无破坏征象,显示主导管延长、弯曲、移位,支导管受压呈线束形,或包绕肿瘤呈抱球状,腺泡呈圆形,边缘清楚之充盈缺损。恶性唾腺瘤见主、支导管被挤扭曲、扩张、狭窄性断续、中断,腺泡充盈不良或缺损或造影剂外溢呈片状,主导管梗塞时,支导管及腺体全部不显影。

3.CT检查能发现X线难以发现的病灶并能了解其转移病灶。

4.病理检查临床疑为恶性肿瘤时,可行针吸或术中取活组织作冰冻切片检查确诊。

5.化验检查癌胚抗原(CEA)及可溶性膜抗原,α-抗胰蛋白酶(AAT),胎盘碱性磷酸酶(PAKP)、淀粉酶、芳香烃羟化酶(AHH)、唾液酸、磷酸己糖异构酶(PHI)和乳酸脱氢酶的同工酶(LDH3、LDH5)等检查均有一定价值,但总的来说都缺乏特异性,只能作为观察病情变化的参考指标。(肿瘤科主任医师 李学)

本页关键字:涎腺肿瘤  唾腺肿瘤  全身肿瘤 免费索取癌症肿瘤资料

上一篇:涎腺混合瘤是什么        下一篇:临床诊断中涎腺肿瘤应与8类疾病相鉴别

>> 返回涎腺混合瘤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