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鼻咽癌
中医病机
鼻咽癌的发生,与机体内外的各种致病因素有关,如素体虚弱,七情内侵,饮食不节,各种不良刺激等,使体内肺、脾、肝、肾等脏腑发生了病理变化,出现了气血凝滞,痰浊结聚,火毒困结,以致脉络受阻,积聚而成肿块。病理鼻咽癌多发生于鼻咽的顶后壁、咽隐窝等处,局部呈结节状或菜花样,表面可能有溃疡形成,有时病变向粘膜下浸润、发展,但粘膜表面却无明显突起,在病理组织学方面,以鳞状上皮细胞癌多见,其次为腺癌和未分化癌。
中医诊断
1.邪毒外袭,痰热结肺
证候:一侧鼻塞,涕多粘稠,涕中或带血丝,或感一侧耳胀闷堵塞感,或偏头痛头胀,口干鼻焮,或咳嗽痰黄,舌质红,苔微黄,脉滑数。鼻咽部见新生物隆起,粗糙,色淡红,表面有分泌物附着,颈部或可扪及恶核。
辨析:①辨证:鼻塞,涕粘或涕血,一侧耳胀闷堵塞感,咳嗽痰黄,鼻咽肿物色淡红,有分泌物附着,脉滑为辨证要点。②病机:患者肺中素有痰热,又嗜烟酒或长期遭受不洁空气的刺激,则肺热更甚,肺火煎炼津液成痰,痰热上烁颃颡,日久积结而为肿块。耳胀塞,鼻塞,头痛为痰热蒙蔽清窍而致;鼻衄或涕血为痰火的伤鼻咽血脉之征。
2.肝气郁结,气滞血瘀
证候:头痛较甚,耳内胀闷或耳鸣耳聋,胸胁胀痛,口苦口干,舌质红或暗红,或瘀暗紫斑,苔白或黄,脉弦细或弦涩。鼻咽肿块暗红,或有血脉缠绕,触之易出血,颈部或有硬实肿块。
辨析:①辨证:头痛,耳内胀闷堵塞感,胸胁胀闷,口干口苦,舌暗紫斑,鼻咽肿块暗红,脉诊或弦涩为辨证要点。②病机:肝气郁结,疏泄失常,肝郁血逆,致气血膨滞,瘀阻脉络,日久结聚而为肿块,脉络瘀阻不通,或癌肿上犯颅脑,故头痛较剧;肿块堵塞,气机不利,则耳窍不道,耳鸣耳聋;气血瘀滞脉络,脉络外露,故肿块色暗红,血脉缠绕;邪毒循经结聚于颈部,故颈部有硬实肿块。
3.脾胃受伤,痰浊结聚
证候:头痛头重,鼻塞涕血,痰多胸闷,体倦嗜睡,或见心悸,恶心,胃纳差,大使溏,舌质淡暗或淡红,舌体胖或有齿印,苔白或厚腻,脉弦滑或细滑。鼻咽肿物色淡有分泌物附着,颈部明恶核。
辨析:①辨证:头重痛,鼻塞涕血,痰多胸闷,舌体胖或有齿印,鼻咽肿块色淡有分泌物附着为辨证要点。②病机:因饮食不节或常食有毒发霉腐败食物,热毒蕴积脾胃;或因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肝脾不和,以致脾失运化,痰浊内停,郁火相凝,痰火互结,阻塞脉络而为癌肿;痰浊蒙蔽清窍,清阳之气不升,故头重头痛,鼻塞;舌质淡舌体胖或齿印为痰湿之征。
4.肝胆火旺,热毒困结
证候:头痛剧烈,痰涕带血,污秽腥臭,耳鸣耳聋,或视蒙复视,咳嗽痰稠,心烦失眠,口干口苦,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厚,脉弦滑或弦数。鼻咽肿块溃烂,或呈菜花状,颈部肿块硬实。
辨忻:①辨证:头剧痛,涕血污秽腥臭,口干口苦,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鼻咽肿块溃烂,或呈菜花状,颈部肿块硬实为辨证要点。②病机:肝郁气滞,郁久化火,火毒结聚,灼伤肌膜脉络,肉腐脉损,故痰涕带血,污秽腥臭;火毒上炎,上犯于脑,脑脉受伤,则头艰剧烈;火毒蒙蔽耳窍,可致耳鸣耳聋;毒邪灼伤头颅脉络,则可致视蒙,复视等症;口干苦,小便短黄,大使秘结,脉弦数为肝胆火热之征。
5.肾精亏虚,邪毒滞留
证候:鼻塞涕血,耳鸣耳聋,头痛眩晕,形体消瘦,颧红盗汗或午后潮热,五心烦热,舌质红干,少苔或无苔,脉细或细数。鼻咽肿块色淡红,或血缠绕,或污脓附着,颈部或有恶核。
辨析:①辨证:鼻塞涕血,耳鸣耳聋,头痛眩晕,颧红盗汗或午后潮热,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鼻咽肿块色淡红为辨证要点。②病机:因禀赋不足,素体肾虚,或因年老体弱,机体不能适应外界的各种刺激,邪毒乘虚而入,久积而成肿块。癌肿侵犯体内,更伤阴耗气,气血渐衰,故形容瘦削:邪毒上壅于清窍,又气血不足,不能上荣,故耳鸣耳聋,头痛眩晕;颧红盗汗,午后潮热,五心烦热,舌红少苔等为肾阴虚之征。
中医类证鉴别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鼻咽部癌肿及颈淋巴结消失,症状及体征消失。鼻咽部活体组织检查未找到癌细胞。
2.好转:鼻咽部癌肿及颈淋巴结缩小,症状及体征改善。鼻咽部及颈淋巴结活体组织检查仍可找到癌细胞。
3.无效:癌肿未见缩小,继续增大并加速向邻近组织扩展和向远处转移,终呈恶液质而死亡。
中医治疗:本病的治疗,以辨证治疗为主。还需根据临床具体情况,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灵活施治。
一、辩证选方
1.邪毒外袭,痰热结肺
治法:清肺利鼻,除痰散结。
方药:清金化痰汤(《统旨方》)加减。黄芩12g,栀子12g,桔梗12g,麦冬15g,桑白皮15g,贝母12g,知母12g,瓜蒌仁15g,橘红3g,茯苓15g,甘草6g。鼻塞涕多者,可加辛夷花、白芷;涕血者,宜加白茅根、茜草根以凉血止血。
2.肝气郁结,气滞血瘀
治法:行气活血,软坚散结。
方药:三棱散(《证治准绳》)加减。三棱15g,赤茯苓15g,当归10g,鳖甲15g,枳壳10g,白术10g,木香10g,可加柴胡,郁金以疏肝解郁散结;配加桃仁、红花以加强活血祛瘀散结之功。
3.脾胃受伤,痰浊结聚
治法:调和脾胃,祛痰散结。
方药:清气化痰丸(《医方考》)加减。陈皮6g,杏仁12g,枳实12g,黄芩15g,瓜蒌仁159,茯苓15g,胆南垦15g,制半夏15g。颈部肿块硬实者,可选加虻虫,土鳖、红花、桃仁、泽兰等以破血逐瘀散结。
4.肝胆火旺,热毒困结
治法:泻火解毒,化瘀散结。
方药:柴胡清肝汤(《医宗金鉴》)加减。柴胡15g,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5g,生地15g,防风10g,牛子12g,黄芩15g,栀子12g,连翘12g,花粉15g,甘草6g。火毒极盛,宜配加山豆根、青黛、苦地胆、龙胆草等以苦寒泄热毒;肿物溃烂,腐败污脓多,可加鱼腥草、马勃、穿山甲、皂角刺等清热利显排脓之品;鼻衄涕血,可选加白茅根、仙鹤草、茜草根之类;脉络瘀阻,出现口眼喎斜,视一为二,伸舌不正,面麻等症,可选加地龙干、蝉衣、蜈蚣、白芍、钩藤等以通络止痉。
5.肾精亏虚,邪毒留滞
治法:调和营血,扶正祛邪。
方药:和荣散坚丸(《医宗金鉴》)加减。川芎10g,白芍15g,当归10g,茯苓15g,熟地15g,陈皮6g,香附10g,桔梗10g,白术10g,人参15g,甘草6g,昆布15g,贝母12g,升麻15g,红花10g,夏枯草15g。肾阳亏损,眩晕耳鸣,腰膝痠软,潮热盗汗者,可选加山萸肉、旱莲草、女贞子、杞子、菟丝子等;肾阳不足,四肢冰冷,眩晕耳鸣,小便清长,夜睡梦多者,可选加熟附片、肉桂、补骨脂、益智仁等。
二、其他疗法
1.耳根环形注射法:将耳根部常规消毒,使用6号针头,环绕两侧耳根前后,上下皮下注入消毒生理盐水共10~20ml(必须完整地封闭一圈)。用于鼻咽癌头痛、颈痛剧烈者。
2.小剂量杜冷丁穴位注射法:用青霉素皮试针头,从神门穴向前下方斜刺皮下,约2~3mm,注入0.1~0.3ml杜冷丁(含1~5mg),注射完毕针头慢慢退出,以免药液从针口流出,用于鼻咽癌头痛,颈痛剧烈者。本法止痛效果及止痛时间与肌注杜冷丁100mg相似,止痛时间达20多小时,一般注射10分钟即发生止痛效力。
中药
1.鼻咽清毒剂:每次20g,每日2次,30天为一疗程。本方清热解毒,消肿散结。2.鼻咽灵片:每次5片,每日3次。本方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益气养阴。
3.西黄丸:每丸3g,每次服1丸,日服2次。本方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化痰散结。
中西医结合治疗
目前西医治疗鼻咽癌以放疗为首选方案,由于鼻咽部位置深在,因此选择穿透力强、皮肤量低、吸收较少的高能放射源,如60钴或电子加速器,二者中又以加速器较优,因其深部剂量高且均匀。对周围正常组织损害少,疗效可以提高。颈部转移淋巴结可用60钴或高能X线照射,电可用深部X线照射。对中晚期鼻咽癌患者或考虑远处转移时,可辅以化疗。对放疗后局部残留病灶,放疗无效的颈部局限性肿块,可考虑手术治疗。放疗疗效确切,已被广泛用于鼻咽癌治疗,但放疗也可引起后遗症,主要表现为放射性脑脊髓损害,局部的溃疡、皮炎、腺体被破坏而致咽干、食欲不佳,鼻腔干燥结痂等,为了改善症状,提高疗效,中医辨证治疗鼻咽癌中,已被我国医务工作者广为采用,并取得许多经验。中药治疗起效作用缓慢,直接杀伤瘤细胞的作用不及放疗和化疗,优点在于可辅助和加强放疗和化疗效果,减轻副作用,并可长期使用。故在以放疗为主的基础上,辅以中药治疗,发挥各自优势,有益于疗效提高。
中西医结合治疗鼻咽癌有以下几种方案:
1.放疗过程中同时并用中药。
2.中药配合放疗,放疗后继续中药治疗。
3.病人全身情况差,或有影响放疗进行的疾病,如严重的心、肺、肝、血液系疾病,可采用中医药治疗。
本页关键字:鼻咽癌 治疗鼻咽癌 免费索取癌症肿瘤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