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创新要把握两基本问题
创新是中医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便没有中医的快速进步。一直以来,中医创新成为了中医学界不断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中医创新的路径尚不确定,创新的方法仍在探索,如何使中医创新之路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延伸?有两个问题与之紧密相关,需要正确认识和牢固把握。
临床价值是创新根本目的
中医为什么要创新?就是要为中医创造更多的价值。如果创新不能使中医的社会价值得到提升,使中医的社会需求得到增长,便失去创新的意义。中医的社会价值可以通过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方法创新等来实现,但最终要通过临床价值来说明。也就是说,中医创新是否给自身创造了价值,要由临床来评判。近年来中医创新成果年年丰收,但被临床广泛推广应用的却不多,其中除了推广不力之外,恐怕与临床价值不无关系。一个有临床价值的成果自然会受到欢迎,是不需要花大力气去推广的。
评价临床价值,疗效是主要方面。过去几年,以临床方剂创新的成果出现不少,但是延续应用的并不多,说明这些方剂的临床疗效并没有显著的提高。方剂的创新,不能只有数量增加,没有质的提高。与其这样,不如将研究的重心放在传统经方和时方上。因为古代名方经过了时间的考验,无论组方法度还是药物选用,都堪称精巧和独到。所以,新方创制,首要的是要有更好的疗效。同样,创新成果中也出现过一些“新理论”,如某病一般从心论治,但为了出新,便提出从肾论治或从肝论治等。其实这类创新的意义并不大,这本来就是中医整体思维的内容,五行学说讲的就是五脏相关的问题,再当做创新问题来研究是不会有意义的。更为突出的是,很多临床研究将一些毫无意义的现代指标作为创新发现,这些指标对临床疾病的诊治基本不产生影响,其价值也就不言而喻了。疗效价值的体现,一定是通过创新使原来疗效水平得到明显提升,而不是仅仅有疗效。从肝论治某病并不比从心论治疗效有提升,只是方法和角度不同,临床价值并未增加。所以,创新不是形式的翻新,而在于对临床有没有意义和意义有多大,即看它对临床的贡献度。有些成果不仅对临床贡献度为零,而且还造成研究成本的巨大浪费。
疗效价值不是临床价值的全部,有些创新不一定能对临床疗效有直接提升作用,但是在先进性、科学性、稳定性、准确性方面会有显著提高。例如中药汤剂,现在的煎煮有了一些创新,但其疗效却不能与传统煎煮方法相提并论。如果在保证疗效不变的情况下,能将汤剂都能以颗粒剂代替,而且成本不增加,这个创新将具有划时代意义,因为它解决了中药煎煮服用落后的千古难题。
中医创新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大力支持,需要现代理论与新知识的帮助,但不能因此陷入认识上的误区,以为中医创新就是在传统中医身上贴现代符号,贴得越多就越先进。因为有不少这样的课题,内容阐述虽然由传统语言变成了现代语言,但其中不是时髦词语、英文符号,就是成堆的数据,令人眼花缭乱,不知所云。用现代科学阐释中医,是中医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语言转换问题,而是一种复杂的创新性研究,需要一个持久艰苦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果急功近利,想当然地用现代语言去套解中医,以为那样就可以让中医现代化,则是大错特错的。
突出中医本色是创新的基本前提
创新是为了给中医创造更大的价值,创新是手段,发展才是目的。中医创新一定建立在中医本色之上,缺少中医本色的创新是不属于中医的。所以,突出中医本色是中医创新的基本前提。这需要理清两个关系,一是创新与传统的关系,二是原创与本根的关系。
创新是不是意味着远离传统?中医传统只能继承不能远离,没有继承就没有中医的发展创新。当然,继承是要批判地继承,因为传统中有先进的,也有落后的。在继承先进的同时,落后于时代发展的、不再适应时代需要的东西也会被逐渐远离。说中医创新就是远离传统,则是将中医传统与创新对立起来,否定了传统与创新的内在联系。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创新是对传统的超越,而不是远离。超越不仅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显著性,同时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也就是说,中医创新,不是与中医传统的断裂,而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是辩证地否定。远离中医传统,实质就是远离中医本色,这样走下去,无论创新的成果有多大,也不属于中医这棵大树。
再说中医原创与中医本根的关系。原创,即原始性创新,本来不存在的。但一定是“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原理性主导技术等创新成果。”原始性创新是最根本的创新,是最能体现智慧的创新,意味着在某研究领域取得独有的发现或发明,其科学价值远远超过一般性创新。所以,原始性创新,一定是在长期的原始积累、优秀的人才支撑、强大的团队协作、有力的激励机制等众多条件下形成的,是一种艰苦的科学研究。
而就中医原创来说,则是指中医学科范围内的原始性创新,是产生于中医基础之上的重大创新发现,以中医为本根。说原创是填补空白的,是说在中医范畴内没有的创新。但不能因为强调原创,就脱离中医这一根本,这是对中医原始性创新的错误理解。中医原创,也可以发生在理论、方法、技术等方面,例如中医学中的六经辨证体系、温病辨证体系、经络学、针灸学等,应该属于中医原创的内容。因为是原创,所以它们自成体系,但它们的思维方式、理论基础、方法应用都能统一到中医学的本根上,相互贯通,相互说明,成为中医学血脉相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的创新,经历的是自身辨证否定的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它一定会给中医带来一些渐进性改变,变是必然的,不变是相对的。但这种变不是中医本色的改变,而是中医科学水平的提升,现代化水平的提升,社会价值的提升。也只有不断地改变和提升,才能保持中医的先进性。我们不能只习惯于继承而排斥创新,更不能见不得中医有什么改变,以为“变”就没有了中医的原汁原味。只要承认中医是科学,就一定会不断地发展变化,就不可能永远原汁原味。我们可以保持“中医本色”的原汁原味,但无力阻挡中医现代化的发展。所以,作为中医人,既要坚守中医的本色,也要适应中医在发展中的变化,适应中医的现代化。
上一篇:第四届道地药材国际贸易论坛将召开 下一篇: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今年医改重点工作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2月16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2月16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2月16日快讯
- 养胃粥:火腿冬瓜粥的做法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