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名医--刘渡舟
刘渡舟,原名刘荣先,辽宁省营口人,生于1917年,卒于2001年。先后从学于东北名医王志远、谢泗泉。1946年,参加南京政府考试院举办的中医师特种考试,取得行医资格。1947年,开业于钱粮胡同之南花园。1950年,考入卫生部中医进修学校,毕业后到天坛华北人民医院中医科工作,次年调入永定门联合诊所、南苑大红门联合诊所并兼任所长。1956年,调入北京中医学院从事教学、医疗工作。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第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特约成员等。
生平著作
刘渡舟,原名刘荣先,辽宁省营口人,生于1917年,卒于2001年。先后从学于东北名医王志远、谢泗泉。1945年,携眷来京。1946年,参加南京政府考试院举办的中医师特种考试,成绩优异,取得行医资格。1947年,开业于钱粮胡同之南花园。期间,曾任教于华北国医学院。1950年,考入卫生部中医进修学校,毕业后到天坛华北人民医院中医科工作,次年调入永定门联合诊所、南苑大红门联合诊所并兼任所长。1956年,调入北京中医学院从事教学、医疗工作。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第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特约成员,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著有《伤寒论校注》、《伤寒论十四讲》、《伤寒论通俗讲话》等。
学术思想
刘渡舟认为,《伤寒论》之方,叫经方;后世之方,叫时方。在方剂的运用上,他提出古今接轨的新观点。因为古今人异气迁,以及体质强弱、生活习惯的改变,均能导致“证”的变化。如果机械地固守古方而不越雷池一步,就不能做到方证灵活,随机应变。所以,应该把时方与经方巧妙地结合,以古方补今方之纤弱,用时方补古方之不全,使古方、今方、古今接轨方,三足鼎立,共同发展。
此外,他认为气机运动是人体生命运动的基本特征。气机运动的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人体内各个脏器均具有气机的运动。人的各种生理活动,也都有赖于气机的升降出入来完成。在人体脏器中,与气机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是肝胆和脾胃。因此,刘渡舟临床善于调气,而尤以重视调肝胆和脾胃之气为主。调肝胆之气以疏利肝胆为法,他常用张仲景的“柴胡剂”系列方。调脾胃之气以升降脾胃为法,他常用《伤寒论》的“泻心剂”系列方。总之,刘渡舟认为,运转枢机、疏利肝胆、调理脾胃是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
刘渡舟在张仲景“水气凌心”的理论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将此证命名为“水心病”,并总结出“水舌”、“水色”、“水脉”、“水症”以补仲景叙述之略,发展“水心病”的诊断,将苓桂术甘汤灵活运用于临床,并在此方基础上创制治疗水气上冲证的系列方剂,如三参苓桂术甘汤、苓桂茜红汤、苓桂杏苡汤等,丰富了张仲景有关水气为病的理论,同时扩大了经方的使用范围。
临床经验
刘渡舟一生致力于《伤寒杂病论》,对张仲景辨治火热病深有研究。他指出,张仲景非常重视对火热病的诊治,尤其在阳明病、少阳病、厥阴病中用清凉的方法颇多,如白虎汤类的清泻法、承气汤类的凉下法、茵陈蒿汤类的清利法、柴胡剂的清胆法以及白头翁汤的凉血解毒法等。因此,刘渡舟根据现在火热证临床多见的事实,提醒人们对火热证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提出许多新的火热论观点,用清热泻火法治疗脱发、面瘫、肢体疼痛麻木、半身不遂、痞证、吐衄、狂证、吐利及皮肤病等,常获捷效。
对于肝病的病理变化特点,刘渡舟认为,一者肝病的基本矛盾在于体用失调;二者肝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气血病证。因此,他在治疗肝病时着重以下几个方面:一,疏通气血,条达为要。二,体用结合,
本页关键字:近代名医 刘渡舟 伤寒论十四讲 伤寒论校注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