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针的起源与发展
子午流注针法是以“时间”为条件的独特针法,为针灸医学领域中的一支奇葩。它以“天人相应”的观点为总纲,结合了人体经络循行、气血周流灌注的原理以及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学说而形成的。
子午流注针法的原理源于《内经》所记载的五输穴,如《灵枢》记载:“五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腑六腧,六六三十六腧”。五输穴都是从井开始,然后流入荥,注入输,行入经,汇入合,分别有出、流、注、过、行、入的不同,用以表示脉气的盛衰,这就是“流注”两个字的起源。而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众多的医学先贤将该方法不断完善。
“子午”是个时间概念,如《灵枢·卫气行》篇说:“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即将一年或一天中的时间,用子午卯酉划分为四季的昼夜、朝夕、光热、强弱的不同。古人认为天人相应,自然界的变化必然引起人体的变化,因此发现其规律。在治疗时,重视日时寒温和经气盛衰的关系,这种观点为创立子午流注按时开穴奠定了基础。
继《内经》后,又有《难经》发挥了这种理论,补充了《内经》的内容。涉及五输穴、原穴、输穴等,对经脉气血流注的盛衰开阖亦多论及,提出了母子补泻法、四时五脏的针刺方法等。说明古代医家已注意到时间在针刺治疗上的作用,但尚未形成理论系统。
子午流注针法究竟创于何时并形成专著,其说法不一。过去传说扁鹊著有《子午经》一书,因此,有人说子午流注是扁鹊所撰。但《中国医籍考》指出该书为后人托名,另一方面“子午流注”是以干支纪年、纪日、纪时的,而用“十二地支纪十二时辰”始于西汉,用干支纪年则始于东汉初期,扁鹊系战国时人,由此证实“子午流注”不可能由扁鹊所传。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论及太阳病的治疗时,认为一昼夜中从巳时到未时(即9-15时)是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人体此时阳气也旺,所以太阳病不论是自愈或服药而解多在此时,这就是“人与自然相应”、“因时制宜”等理论法则的实际应用,为后世医家研究按时针灸的方法提供了更具体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基础。
西晋时期,皇甫谧对《内经》、《难经》中的针灸理论及操作方法,进行了一次大总结。他根据《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的基本内容,撰写《针灸甲乙经》十二卷,128篇,涉及脏腑、经络、腧穴、病机、诊断、治疗等多方面,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较有系统的针灸专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很重视气血流注的时辰及迎随补泻手法,在多卷中均有论述。此外,晋代《抱朴子·杂应》中还有《明堂流注偃侧图》的记载,说明经络气血流注的规律己被正式研究,为形成“子午流注针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晋至唐,临证医学的发展特点是日益趋向专业化,针灸学这门专科也有较大的发展。宋金时期,伺若愚率先提出“子午流注”之称,并系统地论述了子午流注纳甲法,撰写《流注指微论》三卷、《流注指微赋》一篇。贞元元年(公元1153年)阎明广在其基础上撰写《流注经络》、《井荥图》多篇,形成《子午流注针经》。该书为我国最早的较为完善的子午流注论著。另外,金代针灸医家窦汉卿在《标幽赋》、《通玄指要赋》等篇章均涉及了子午流注针法,他提出的八脉交会穴及相关配穴法,为后世灵龟八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明代形成的针灸著作较多,诸家对子午流注的研究亦更深入,如徐凤撰写了《针灸大全》六卷,提出了“灵龟八法”、“飞腾八法”,详细论述了子午流注及日时开穴推算方法,撰写《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诀》,为子午流注纳甲法的临床运用提供了方便。明代嘉靖年间,高武汇集明以前的针灸文献,包括《内经》、《难经》、《明堂针灸图》等16种著作,结合自己的学术见解与临床经验,编著了《针灸节要》、《针灸聚英》,提出了“十二经病井荥输经合补虚泻实法”,即今人所称“子午流注纳支法”。同一时期,徐春甫著《古今医统》对子午流注针法有许多有价值的发挥;李梃所著的《医学入门》,以歌赋形式为正文,以注释作补充说明,简要易懂,其中有“流注开阖”、“流注时日”两文,提出了“合日互用开穴什的取穴法则,为扩大应用流注开穴,作出了贡献;杨继洲著《针灸大成》十卷,总结了明代以前针灸学的成就以及他的学术见解,内容包括针灸理论、方法和腧穴图等,是针灸学专著中流传较广,影响很大的一部书。其中卷五载各家对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的有关论述,并附图解及歌诀,从书得各卷中也可以看出他对流注取穴的重视。在收录的医案中也有不少“择时针穴”或用八法取穴的验案。另外,张介宾的《景岳全书》也有专章论述经络、针灸,对子午流注针法,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
清代对于子午流注的研究似乎陷于停顿状态。成书于清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的《医宗金鉴·刺灸心法》除卷七十九有“天干十二经表里歌”、“地支十二经流注歌”各一首外,其余各卷均未提及。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清王朝下令太医院永远废止针灸科,针灸学术趋于衰落,子午流注针法的应用越来越少。同治十三年(公元1872年)由廖润鸿撰写的《针灸集成》一书,虽然特别重视五输穴的应用,但对与子午流注针法,并未深入论及。国民时期,不少人认为以天干、地支、阴阳、五行等为基础的子午流注针法具有唯心论的色彩,研究的人较少。
解放后,针灸又获得新生。解放初期朱琏编写的《新针灸学》虽未具体论及子午流注,但却认识到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针刺的重要性,把“刺激的时机”、“刺激的穴位”、“刺激的手法竹并列为针灸治疗的三大关键。重庆第一中医院吴棹仙所著的《子午流注环周图》、《子午流注说难》及承淡安、陈璧琉、徐惜年合编的《子午流注针法》很好地推动了子午流注学说的发展0 1979年,刘冠军等在《吉林中医药》上介绍了改编的“徐氏逐日按时定穴歌”,对推算当天开穴的方法有所改进0 1980年,上海市中医院吕国中等研究发现针刺开穴时,得气效应明显提高;针刺闭穴时,得气效应电信号出现率低,两者确实有差异。曹欣荣、詹永康编著的《古典时间治疗学》,刘炳权编著的《针灸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知要》,李鼎、李磊校订的《子午流注针经》等标志着我国近年来在研究子午流注针法方面,有了一些进展。
本页关键字:子午流注针 子午流注针法 子午流注针的起源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子午流注的意义 下一篇: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