砭术失传的原因
砭术失传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是有关砭术的一系列思考题中争议最多的问题。就此问题曾与一些专家、学者进行过探讨,有一种相当普遍的看法是:自从有了金属针,它对穴位的刺激比石针强,疗效好,所以砭石疗法就被淘汰了。砭术失传的淘汰说是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如果说砭术的失传原因是由于它落后、疗效差而被淘汰,那就没有发掘和改造的必要了。近半个世纪以来多次倡导发掘祖国传统医术而无人问津砭石,恐怕就是在思想上受到了淘汰说的束缚。的确,石器时代使用过的许多石器被淘汰了,如石犁和石斧。自从人类进人使用金属工具的时代,有了铁犁,农夫耕地不再使用石犁,有了铁斧,樵夫砍树不再使用石斧。如果现在有人倡导发掘石犁为农业现代化服务,恐怕会被当作一个笑话。砭石虽然和石犁、石斧一样产生于石器时代,但不赞成砭石失传的淘汰说。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证其不成立:
(一)刺激强弱的问题
医疗保健与耕地和砍树等生产活动不同,它作用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不能一概而论认为刺激强、力度大的方法才是好方法。就用药而言,讲究因人而异,对症下药。急泻的药比缓泻的药猛,不能因为有了急泻的药就废止缓泻的药。不论老人、婴儿,一律下猛药。就用力而言,有的人、有的病、有的部位不宜作强刺激,而适度的弱刺激却有利于治疗。按摩术中就有许多手法属于弱剌激,却从远古一直沿用至今,没有人说这些力度不大的手法应该停止使用。
(二)砭针并用的问题
如前所述,历史上的名医扁鹊曾有过砭针并用的范例。正是因为在人体的不同部位应用了不同的方法,两种方法配合使用取得了最佳的疗效。如果说淘汰说成立,应该是以一种方法取代另一种方法而不是两种方法配合使用。
(三) 失传的时间问题
砭术失传的年代在东汉。如果砭术失传的原因是由于金属针的出现而被淘汰,那么砭术失传的时间应该在殷商,最迟也应在西周而不会在东汉。 砭术的失传比它“应被淘汰的时代”晚了一千年。
以上三个问题的讨论说明了砭术失传的淘汰说是站不住脚的。那么砭术失传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东汉学者服虔说得好,“季世复无佳石,故以铁代之耳。”
原来在砭术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的祖先除发现了人体的经络系统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发现,就是制作砭具的佳石。最初,人们是随便取一种石料来制作砭具。通过上万年的实践,人们发现有的石料制作砭具医疗效果好,有的石料不适宜制作砭具。长期选择的结果,人们找到了适合作砭具的佳石,并用它们制成各种各样的砭具,珍藏起来供医疗保健使用,并将这些砭具一代一代地传下去。生活在东汉末年的服虔了解到当时的情况:近来找不到制作砭石的好石料了。
既然砭术失传的原因是由于制作砭具佳石的匮乏引起的,关于砭术的另两个思考题--砭术有没有必要发掘与改造,发掘砭术的关键是什么--就不难回答。答案是有必要,而发掘砭术的关键是寻找制作砭具的佳石。
上一篇:流传于民间的砭术与砭具 下一篇:砭术的失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浙江磐安药市2016年11月21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1月21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6年11月21日快讯
- 郭诚杰用细辛的经验
- “三期三部法”治疗感染性糖尿病足
- 健脾益气 清解散结治乳腺癌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