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鼻法
塞鼻法是将药物研细,加赋形剂制成栓子,塞入鼻腔,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此法在民间流传颇广,清代吴尚先《理瀹骈文》中就收载了近30首塞鼻方。所治病证达十余种,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如用白果、麻黄捣碎塞鼻治疗寒哮;用井水磨陈金墨、灯草蘸塞鼻治衄血;用生半夏饭丸裹塞鼻孔治临产突然晕绝;用蜈蚣与麝香研末包裹塞鼻治小儿天吊等。50年代后,对此法进行了挖掘、整理,并应用于临床。如用芫花根切碎捣烂塞鼻,治疗急性乳腺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有人还对其机理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
【操作方法】
将所用药物研成细末,放在纱布上卷成条状,或直接制成锭剂,塞入鼻腔,也可用薄棉(或用薄纸卷成条)蘸药末或浸泡药液塞入鼻腔,每日1次,每次塞药量及塞药时间需依具体病情及所用药物而定。
【主治病症】
一、颈淋巴结核
蟾砒丸(《中药贴敷疗法》) 蟾酥、白胡椒、巴豆各15g,砒霜22g,红枣11枚(去核),葱白24g。将蟾酥、白胡椒、巴豆、砒霜分别研粉和匀,入大枣、葱白共捣,制成400丸,晒干备用。取药丸10粒,用2层纱布包好,两端用线扎紧,一端留线约10厘米,将扎好的药丸慢慢塞入患侧鼻道,留线用胶布固定于鼻翼旁,每次塞8~12小时,2周为1疗程。功能化痰散结。主治颈淋巴结核初期。
二、头痛
1.定痛散(陕西中医杂志1987;8(6):266) 细辛、徐长卿、川芎各9g,蜈蚣、山柰各6g,冰片0.5g,分别研成细末后和匀,用布一小块包药末少许塞鼻,左侧头痛塞右侧鼻孔,右侧头痛塞左侧鼻孔。每日更换l~2次,上药1剂用完为1疗程,疗程间隔3~5日。功能通络止痛。主治各型头痛。
2.止痛散(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12):17) 细辛、生石膏、花粉、白芷各6g,共为细末,水和成丸如绿豆大小,左头痛塞右鼻孔内,右头痛塞左鼻孔内,见汗即愈。功能清热化痰,止痛。主治风、火、痰之头痛。
三、鼻疮
辛夷膏(《中国民间疗法》) 辛夷O.3g,白芷1.5g,藁本、甘草、当归各0.9g,清酒120ml,羊髓360g,共为细末,和入清酒、羊髓,银或石器盛,火上煎3~5沸,去渣,倾出,澄凝成膏。用时取豆大塞鼻中。功能清热解毒。主治鼻疮。
四、鼻衄
大黄散(《中药外治方药手册》) 大黄炭(生大黄,明火烧至七八成)适量,碾成细末,装瓶备用。用时以大黄炭末与温开水调匀,塞患侧鼻孔。功能化瘀止血。主治鼻衄。
五、喉痈
消痈散(《中国民间疗法》)
大黄、芒硝、雄黄各等量,共研细末,以湿棉球蘸药少许,塞鼻。功能清热解毒。主治喉痈初期。
【注意事项】
必须严格掌握用量及使用时间,以保证安全。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不宜直接接触鼻腔粘膜,以免造成损伤。使用时,应在外面裹以消毒棉花。
本页关键字:颈淋巴结核 头痛 鼻疮 鼻衄 塞鼻法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29日快讯
- 冬季养生两款药膳
- 三盘落地势导引法:增强免疫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29日快讯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