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食
【概述】
厌食是指小儿较长时间见食不贪,甚至拒食的一种病证。体内缺锌,不良的饮食习惯,不正确的喂养方法,以及急慢性疾病影响等,均可导致厌食发生。本病各个年龄期都可发生,但以1~6岁多见,城市儿童发病率较高。本病中医称“纳呆”、“恶食”等。
【病因病理】
喂养不当,饮食失节,损伤脾胃,而致不思进食。
或病后元气大伤,津液耗伤,脾胃之气阴受损,受纳运化失常而厌食。部分婴儿可因先天不足,胎禀怯弱,脏腑虚弱,生后即纳呆食少。虽然病因不同,但病位主要在脾胃。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湿,得阳则运;胃为阳土,喜润而恶燥,以阴为用。故饮食不节,喂养失调,或病后气阴耗损,均导致脾胃损伤,胃阴伤则不思进食,脾阳伤则运化失职。本病迁延不愈,水谷精微摄取不足,化生气血受碍,日久可转为疳证。
【诊断要点】
1、有佝偻病、贫血、慢性肠炎或长期便秘等病史。或饮食习惯不良(如过食高蛋白、高糖饮食),有挑食、偏食史等。
2、发现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尤其是锌的缺乏。
3、以厌食为主症,常可伴有面色萎黄、形体瘦弱、精神不振、院胀不适,舌苦自腻等。
【辩证分型】
1、脾运失健症状:胃纳不馨,或食而无味,面黄少华,院腹胀满,大便不化,舌苔薄白或薄白腻,脉象有力。
证候分析: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运失常,胃不受纳,故胃纳不馨,食而无味。食滞中焦,气机不畅,则脘胀腹满。运化失常,大便不化。病尚初起,故苔白腻,脉尚有力。
2、脾胃气虚症状:不思进食,或有拒食,面黄神疲,进食稍多,大便即稀,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软。
证候分析:脾胃虚弱,受纳运化失司,故不思进食,大便易稀薄。脾虚而气血生化不足侧面黄神疲。
舌淡,脉细软,均为脾虚气弱之象。
3.胃阴不足症状:不喜进食,口干多饮,大便干结,形体偏瘦,皮肤干燥,舌红少津,脉细。
证候分析:胃阴不足,纳谷难化,故不喜进食。阴伤则液乏,则口干,舌红少津,大便干结。津亏阴虚,肤失滋润,故皮肤干燥。脉细为阴亏之脉。
【分型治疗】
1、脾运失健治则:消导助运。
主方:曲麦枳术九加减。
加减:腹胀不适,加香附10克、木香6克;舌苔厚腻,加苍术10克、厚朴10克;胸闷口腻,加蔻仁6克(后下)、苡仁10克。
主方分析:曲麦枳术丸具有良好的消食导滞,健脾助运之功效。方中权实、白术能健脾消积,而神曲、麦芽消食导滞,还有开胃之效。
处方举例:
枳实10克 白术10克 茯苓10克 陈皮6克 神曲10克 山碴10克 鸡内金10克 砂仁3克(后下)谷麦芽各10克 香椽皮10克
2、脾胃气虚治则:健脾开胃。
主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加减:大便稀薄,加山药10克、扁豆花6克;食后易呕,加生姜二片、丁香6克;舌腻口臭,加神曲10克、山楂10克。
主方分析:香砂六君子汤为健脾化湿理气之剂。
方中四君子汤益气补中、健脾养胃,加半夏、陈皮和中化湿,加木香、砂仁理气和胃。
处方举例:
党参10克 白术10克 茯苓10克 半夏10克 陈皮6克 木香6克 砂仁3克(后下)红枣5枚 莲子肉10克 甘草6克3.胃阴不足治则:养阴开胃。
主方:养胃增液汤加减。
加减:口干饮多,加生地10克、芦根30克;大便干结,加麻仁6克、全瓜蒌6克;入夜盗汗,加五味子6克、牡蛎30克(先煎)。
主方分析:方中石斛、沙参、王竹养胃生津,乌梅、白芍、甘草酸甘敛阴。全方起养胃生津,润燥开胃之效。
处方举例:
石斛10克 乌梅10克 北沙参10克 玉竹10克 白芍10克 砂仁3克(后下)陈皮6克谷麦芽各10克 佛手10克 甘草6克
【中成药】
1、人参健脾九:每日2次,每次3~6克口服。适用于脾胃气虚。
2、枳术丸:每日2次,每次3~6克口服。适用于牌运失健。
【简便方】
1、生谷芽15克,荷叶6克,佛手6克,白芍10克,石斛10克,生地10克,水煎服。适用于胃阴不足。
2、鸡内金粉,每日2次,每次1.5克吞服,有消食开胃作用,各型厌食均可配合吞服。
【注意事项】
1、积极治疗佝倭病、贫血等慢性疾病。注意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呼吸道感染。补充锌等微量元素。
2、少吃零食,纠正偏食、挑食不良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3、少吃油腻、过甜、过冷、坚硬食物和饮料。
上一篇:脾失健运型厌食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暑养生
- 江西樟树药市2016年07月18日快讯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07月18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07月18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07月18日快讯
- 佝偻病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