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陀僧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
1.《本草图经》:密陀僧《本经》不载所出州土,注云出波斯国。今岭南、闽中银铜冶处亦有之,是银铅脚。其初采矿时,银铜相杂,先以铅同煎炼,银随铅出。又采山木叶烧灰,开地作炉,填灰其中,谓之灰池,置银铅于灰上,更加大火煅,铅渗灰下,银住灰上,罢火,候冷出银,其灰池感铅银气,置之积久成此物。今之用者,往往是此。
2.《本草别说》:今考市中所货密陀僧,乃是用小瓷瓶实铅丹煅成者
【拼音名】Mì Tuó Sēnɡ
【英文名】Lithargite
【别名】陀僧、没多僧、炉底、银池、淡银、金炉底、银炉底、金陀僧、蜜陀僧
【来源】
药材基源:为粗制氧化铅。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lena
【原形态】等轴晶系。晶体形状常为立方体或八面体。在自然界常见的多为粒状集合体。颜色铅灰色。条痕淡黑灰色。金属光泽。不透明。立方体解理完全。断口呈平坦之半贝壳状或参差状。硬度2-3;解事不行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方铅矿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铅矿物,并常含银。形成于不同温度的热液过程,其中以中温热液过程最主要,经常与闪锌矿一起形成铅锌硫化物矿床。
资源分布:中国方铅矿产地很多,其中以甘肃厂坝、青海锡铁山、湖南水口山、广东凡口、云南金顶等地最着名。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为不规则块状,有的为厚板状,一面微突起,另面稍弯;金黄色或淡灰黄色,带有绿色调;条痕淡黄色。外表面粗糙而常脱落成较平滑面,对光照之闪闪发光。体重,质硬脆,可砸碎,断面不平坦,层纹明显,可层层剥离;具银星样光泽。本品几不溶于水,易溶于硝酸,在醋酸中亦溶解,露置空气中则缓慢吸收二氧化碳,变成碱式碳酸铅。气微。以色黄、有光泽、内外一致、体重、质硬脆者为佳。
【化学成份】主要含氧化铅(PbO);尚含少量砂石、金属铅、二氧化铅(PbO2)等夹杂物。以及微量铅、锑、铁、钙、镁等。
【药理作用】密陀僧膏2%浓度时在试管中对共心性毛癣菌、堇色毛癣菌、红色毛癣菌及铁锈色小芽孢菌呈抑制作用;在4%浓度时,对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毛癣菌、足跖毛癣菌、趾间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及其蒙古变种等均呈抑制作用。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多种皮肤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作为外用药可减轻炎症。 1:3的浸剂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铁锈色小饱子菌等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鉴别】
(1)本品易溶于硝酸,通入硫化氢得黑色沉淀。
(2)加热到300-450℃时,氧化为红色的四氧化三铅,温度再高,又得氧化铅。
(3)取本品粉末约0.5g,加入10ml稀硝酸,即成为乳黄色液体,滤过。滤液照下述方法试验:①取滤液1ml,加碘化钾试液1滴,即生成黄色沉淀,遇热溶解,冷后析出黄色结晶。(检查铅盐)②取滤液3ml,加铬酸钾试液2ml,即生成黄色沉淀。此沉淀溶解于2mol/L氢氧化钠试液,不溶解于2mol/L氢氧化铵液或2mol/L稀硝酸试液。(检查铅盐)
【炮制】以往取自方铅矿提炼银、铅时沉积于炉底的副产品。目前系将铅熔融后,用长铁棍在熔铅中旋转几次,部分熔铅粘附于铁棍上。然后取出浸入冷水中,熔铅冷却后变成氧化铅固体,即为密陀僧。 研为细粉。《医林纂要》:甘草水煮用。
【性味】咸;辛;平;有毒
【归经】肝;脾经
【功能主治】燥湿;杀虫;收敛;防腐;解毒;主治疮疡溃烂久不收收敛;口疮;疥癣;狐臭;汗斑;(黑干)黯;酒皶鼻;烧烫伤;湿疹。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撒或调涂。内服:研末,1-3分;或入丸、散。
【注意】体虚者忌服。《本草经疏》:大都可外敷,不可内服。
【附方】①治鼠疮已破;初起遍生(身)疮毒,有管出水,有口出脓;顽廉(臁)多年不愈,及痔漏诸疮: 黄蜡一两,枯矾三钱,陀僧、雄黄、朱砂各一钱,蜜五钱。除蜜、蜡,研细
本页关键字:密陀僧图 密陀僧 陀僧 没多僧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三月顺时养生:晚睡早起 食甜养肝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 两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医疗卫生机构厕所整洁专项行动的通知》
- 北京赵炳南中医药传承基金会揭牌
- 河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 第三届臣字门学术流派授医名大会举行
- 《上海市中医药师承教育管理办法》发布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