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医图谱 --> 中药图谱 --> 黄颡鱼

黄颡鱼

黄颡鱼用于利尿消肿,拔毒生肌。治水肿,疮痈。

黄颡鱼

【拉丁名】Pelteobagrus fulvidraco(Richard-Son

【别名】鲿,扬令,黄颊鱼,黄鲿鱼,黄鱼,黄樱,黄骨鱼,黄刺鱼,河龙盾鮠

【名称考证】鲿(《诗经》)、扬令、黄颊鱼、黄鲿鱼(陆玑《诗疏》)、黄鱼(《医学入门》)、黄樱(《医林纂要》)、黄骨鱼(《本草求原》)、黄刺鱼(《随息居饮食谱》)、河龙盾鮠(《鱼类分类学》)

【科目来源】鮠科动物

【药用部位】黄颈鱼的肉或全体。本动物的颊骨(黄颡鱼颊骨)、皮肤分泌的粘液(黄颡鱼涎)亦供药用。

【性味归经】甘,平。①《日用本草》: “甘,平,有小毒。”②《东医宝鉴》: “性平,味甘,无毒。”③《医林纂要》: “甘咸,平。”入肾经

【功效主治】利尿消肿,拔毒生肌。治水肿,疮痈。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外用:烧存性研末调敷。

【用药忌宜】“发风动气,发疮疥,病人尤忌食之。” ②《纲目》:“反荆芥。”

【资源分布】分布长江、黄河、珠江及黑龙江等流域。

【古籍考证】黄颡,无鳞鱼也,身尾俱似小鲇,腹下黄,背上青黄,鳃下有二横骨,两须,有胃,群游作声如轧轧,性最难死。

【相关选方】①治水气浮肿:黄颡三尾,绿豆一合,大蒜三瓣。水煮烂,去鱼食豆,以汁调商陆末一钱服。(《医林集要》) ②治瘰疬不问破与未破:黄颡鱼破开,入蓖麻子二、三十个在肚内,以绵缚定,于厕坑内放,冬三月,春、秋二月,夏一月,取出,洗净,用黄泥固济,文武火煨带性,烂研末,香油调敷。

【原生形态】黄颡鱼体长约20厘米以上,腹面平直,体后半部侧扁,尾柄较细长。头大且扁平,吻短,圆钝,不突出,上下颌略等长。口大,下位,两颌及口盖骨上有绒毛状齿带。眼小,侧位,眼间距隆起。须4对,鼻须末端可伸至眼后,上颌须1对,末端可延至胸鳍基部,颐须2对,较上颌须短。鳃孔大。全体裸露无鳞。侧线完全。背鳍Ⅰ,6~7,位于胸鳍的后上方与腹鳍的前上方,有硬棘,棘后缘有锯齿。胸鳍Ⅰ7,硬棘前后缘均有锯齿,前缘为36~47个,后缘为11~16个。臀鳍条21~25。脂鳍末端游离,较臀鳍短,并与之相对。尾鳍分叉。体呈黄色;背部黑褐色,体侧有宽而长的黑色断纹;腹部为淡黄色,尾鳍上下叶各有黑色的纵纹。生活于江河、湖泊中,白天栖于湖水底层,夜则浮于水面觅食。 产卵期一般在4~5月间。分布长江、黄河、珠江及黑龙江等流域。

本页关键字:黄颡鱼图  黄颡鱼  黄颊鱼  黄鲿鱼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黄皮叶        下一篇:友水龙骨

>> 返回中药图谱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