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真伪蜈蚣
蜈蚣又称天龙、百脚,为大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的干燥全虫,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载:蜈蚣“春出冬蛰,节节有足,双须歧尾。”《本草衍义》亦载:“蜈蚣,背光黑绿色,足赤,腹下黄。”行业内俗称“蜈蚣朱其足赤”。每年4~6月份上山捕捉,先用沸水将其烫死后,用一竹片插入头尾,绷直后晒干或烘干即可入药。主产于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安徽、河南、陕西等地。其性温,味辛,有毒,具有祛风、定惊、攻毒、散结的功效。目前,市场上混乱品较多,常有以同科动物多棘蜈蚣冒充正品蜈蚣使用,要注意鉴别。
真品蜈蚣
为干燥的全虫体,呈扁平长条形,躯干部常为22体节,最末1节略细小,体长约9~16厘米,宽约5~10毫米,头部为红褐色,背部为黑绿色,有光泽,背部有两条突起的棱线,腹部棕黄色,瘪缩,足红褐色,向后弯曲,最后一节如刺,头部及尾部有加工时所穿的孔;断面有裂隙或空虚;两侧棘数较少;闻之气微腥,并有特殊刺鼻的臭气,味辛而微咸。以身干、条长、头红、足棕红色、身黑绿、头足完整者为佳。
伪品多棘蜈蚣
头部为暗红色,背部呈棕绿色或墨绿色,足为黄色;两侧的棘数比真品多,故称为多棘蜈蚣,且虫体亦比真品大。
蜈蚣真伪鉴别的最大区别在于虫足的颜色,南朝著名的医药家陶弘景曰:“今蜈蚣赤足者多出京口长山,高丽山、茅山亦甚有,于腐烂积草处得之,勿令伤,暴干之。黄足者甚多,而不堪用。”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蜈蚣还具有抗肿瘤及止痉作用;水浸剂对堇色毛癣菌、红色表皮癣菌、紧密着色芽生菌等皮肤真菌亦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临床报道,用于治疗破伤风、百日咳、颌下淋巴腺炎、骨髓炎、甲沟炎等症以及烧烫伤都有显著疗效,而伪品多棘蜈蚣虽与少棘巨蜈蚣为同科动物,但不具有真品的功效,且未列入国家药典,故不可代替真品使用。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