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级非遗中医指砭疗法第四代传承人杨振弢
杨振弢是天津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医指砭疗法的第四代传承人,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博士生。在杨振弢看来,让民间传统医药绝活进入学术殿堂,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是指砭疗法几代传承人最大的心愿。近日,杨振弢接受笔者采访,详细介绍了中医指砭疗法的历史、传承和发展。
溯史悠久 外治之祖
杨振弢介绍,指砭疗法源于古砭术,古砭术是春秋战国之前盛行的一种治病方式,俞跗、扁鹊等古代名医均是砭术治疗的代表医家,《内经》《难经》《史记》等文献都有大量相关记载。然而由于时代变迁,方药针灸简便效廉,砭术方法耗时费力,传统技艺传承保守,砭术这门古老医学技术逐渐隐匿于历史长河中,已不为众所熟知,因此传承于古砭术的指砭疗法,现能够考证的历史仅百年有余,第一代传承人是清末的王广庆。抗日战争时期,王广庆因逃避战祸流落异乡,患难之中收杨开宝为徒,将指砭技艺传授给他,使得这一绝学不致逸亡。此后这一绝学经由杨金良传承,在天津落地生根,开设了指砭筋骨堂。传承至杨振弢,已历四代。
谈到砭术的价值和疗效,杨振弢说:“相传古砭术为一切中医外治法之祖,启脉学、放瘀血、克痈疽,具有非凡的意义。”如《史记》中便有一段上古名医俞跗运用砭术的记载,这位名医不使用汤药治病,而是擅长应用砭术诊疗,通过针对皮肉筋脉的治疗方式,改善脏腑髓脑的功能,最终实现“练精易形”,即调理人体形体与状态的目的。指砭疗法的治病特点与名医俞跗治病的描述几乎如出一辙,能够集针灸、推拿、刮痧等长处于一身,且不拘泥于穴位、不滞手法、不需要药物、锻炼、温热辅助,尤其是没有任何副作用,对于强直性脊柱炎、脊柱侧弯、腰椎间盘突出等一系列急慢性肢强体痛、活动受限类疑难顽疾颇有疗效,对于饮食、睡眠等也有显著的效果。
朴实无华 变化无穷
在杨振弢看来,指砭疗法朴实无华,没有炫目的技巧,也没有复杂的器具。“作为中医的外治疗法,指砭疗法仅是以指或砭具的一点,直触于人体肌表,行以有方向、有距离、有深度的运动,技法是十分朴素易行的。指砭疗法虽然是与砭具配合应用而得名,但事实上其治病的原理,只要是趁手方便,有利于行砭术,任何物品都可以作为砭具。”
指砭的治病原理是杨振弢最为强调的,与目前的各种外治疗法具有本质不同,他说:“我们凭借的是砭感,也就是对于人体肌表下的感知判断,这是砭术最重要的治病基础。中医学认为人的肢体是由筋骨皮肉脉,所谓五体构成。指砭的这种行砭方式能够让人感受到五体的形态结构,发现存在于其中的一种勾缝通路。指砭疗法正是沿此勾缝通路行以砭术,从中感知判断肌表下种种阻砭行不顺之物,即五体病灶,也是我们技法诊治的核心根本,所以说指砭治法无定式,一切皆依砭感而去病灶,是一人一治、一病一治的外治疗法。”
杨振弢对五体病灶作出了详细描述:“五体病灶实际并不抽象,在生活中大家应该都或多或少感受过,比如肢体不适部位的皮肉下,常会摸到那些颗粒、结节、条索状物,这些都属于指砭所说的病灶范畴。指砭疗法的五体病灶包含了‘形’与‘态’两部分,所谓‘形’就是指五体结构,如常说的骨错缝、筋出槽等,所谓‘态’是指五体状态,又如结节、钙化、增生等。指砭治疗上强调五体一治,并不是拨筋、正骨、点穴、松肌,其旨在于综合恢复五体的‘形’与‘态’。”
在描述五体病灶的基础上,杨振弢又进一步指明:“五体病灶是潜移默化的,与我们身边密切相关,并不只是在有疾病症状时才存在。如抻腰、扭腿、磕碰、劳损等,均会造成病灶的形成与积累,一时后可能未有严重反应,殊不知这可能就是日后的病根隐患。同时由于目前如X光、CT等影像检查无法有效辅助诊断,这就造成许多肢强体痛类疾病更难以得到有效治疗。更重要的是,以脊柱为中心的五体,对于健康的作用与意义不只是痛症或活动问题,其本身与脏腑的联系,更深刻地影响着人体状态,特别是许多指标正常却有明显症状的人群,很大程度上即源于此。”
“指砭技法看起来并不复杂,但背后却有着自己独到的治病原理,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说,是相对容易掌握的,通过简单的学习,便能够收获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杨振弢说。然而他又指出指砭技法虽然形式唯一,但由于其治病基础是砭感,也就是行砭必须感受到五体病灶,方能达到真正治疗的目的,所以初学者未必能够明确感知,其效果多是未明所以而达到的,这是指砭技法优势的结果。因此,杨振弢说:“只有通过长期刻苦学习与训练,才能够逐渐领会指砭疗法的真谛,技法形式唯一的砭术,更能够基于砭感的日益敏锐,而化生顺、过、抢、拉、铲、挫、拨、挑等技巧,然后再随经验的积累与领悟,方可能达到治病随心所欲,以无法为法的理想境界。”
立于学术 继承创新
杨振弢一直强调,指砭疗法有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更有超群的医学价值,但是在传承过程中,一直以师徒形式代代相传,仍属于民间医学范畴,只有实践经验,缺乏相应的理论体系,作为临床的有效指导,局限了技艺的传承与弘扬。“我的父亲杨金良先生,虽然开设了指砭筋骨堂,但说到底仍是一位民间医生,而我希望通过系统学习中医学理论,以系统理论升华和指导指砭疗法,让古老的中医外治疗法,走向学术,焕发新的生机。希望能够解决长久以来,指砭不能有效阐释治病方式、系统化总结经验、规范化传授技艺等各种困扰与问题,更希望将来有机会将这一技法教授给中医学生,推广进入医院,让指砭疗法真正造福于更多的患者。”杨振弢说。
除了立志将指砭疗法学术化,敢想敢干的杨振弢,还将新科技与传统中医技法融合了起来。由于指砭疗法在操作时,对医者的体力、精力损耗很大,原因是指砭的治疗过程,需要医者运用很大的气力,来祛除患者的五体病灶,所以杨振弢在先辈传统砭具的基础上,通过3D打印技术,自己设计优化了更为适合指砭行砭方式的握式砭具,又利用TPU柔性材料创新了辅助指力的指式砭具,不仅能在治疗中强化行砭的深度,丰富砭感的范围,提升治疗的效果,更能明显起到保护医者关节的作用,使指砭治病更加事半功倍。按杨振弢的话说,他现在又开始了与现代工具的结合,尝试将指砭疗法进行机械化改造,并取得了较为可喜的结果。同时,他更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与指砭疗法具有天然的联系,一定能使指砭这一独特的治病方式得到更为深刻的助力与应用。
在杨振弢看来,指砭虽然是古老技艺,但是与新理论、新技术、新平台的每一次碰撞都可能给传统技艺带来新的机遇。未来,他打算还要以网络为平台,向更多人传播、推广传统指砭技艺,“普通老百姓学会一两招就能缓解很多肌体不适症状,自我保健,达到治未病的效果”,杨振弢说:“不管是将民间医学带入学术殿堂,还是带向新媒体,最终的目标都是服务老百姓,让更多人受益。”
本页关键字:指砭疗法 杨振弢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梅九如:厚德精术 百岁不休 下一篇:那位义务行医40年的村医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六月顺时养生:晚睡早起 宣畅通泻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夏至养生
- 端午到 艾叶俏
- 情深意长的中药“关系”
- 端午佳节的健康运动与风俗
- 股骨头“青睐”三类人群,中医如何防与治
- 痰湿体质的“5大特征”与调体法则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