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祛寒除湿治泄泻验案
李某,女,29岁。初诊:大便泄泻已两年余,肠镜未见异常。刻下大便泄泻,日行1次,食生冷即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胃脘怕凉,空腹时疼痛,畏寒肢冷,伴消瘦,苔薄白舌淡有齿痕,脉弦细弱。
辨证:泄泻(脾虚肝郁,寒湿困中)。
治法:温阳祛寒除湿。
处方:党参15g,炒苍白术各15g,茯苓15g,炙甘草10g,广木香10g,干姜10g,炮附子先10g,炒吴茱萸4g,炒黄连10g,葛根30g,肉豆蔻10g,焦山楂20g,乌梅20g,车前子(包)30g,山药30g,炒白芍15g,防风10g。7剂。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用,早中晚各3次。
二诊:药后恶心,口干舌燥,大便不畅。前方加姜半夏15g,黄芩10g。7剂。水煎服,每日3次。
三诊:药中病机,泄泻已止,但行经时仍泄。前方加肉桂10g,以资巩固。7剂。水煎服,每日3次。
肝脾同居中焦,互相制衡、互相协同,共同担当全身枢机作用,因此陈修园言中央健,四旁如,若中焦不和,则最易升降反作,气机失常。因此提出肝脾建中理论,将肝脾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到疾病的辨治过程中,抓住中焦的病变本质,掌握全局。肝脾同调,刚柔相济、动静和宜。本案患者因肝失疏泄,横逆犯脾,脾失健运,故腹痛腹泻,中阳不足,寒自内生,失其温煦,故食生冷即泻,胃脘怕凉,畏寒肢冷等诸症丛生,脾胃纳运失调,而见消瘦。以附子理中汤、左金丸、香连丸、痛泻要方为基本方,进行加减:方中炮附子、干姜大辛大热之品温脾暖胃,补火祛寒;党参、炒苍白术、茯苓、炙甘草、山药健脾益气,使得气血生化有源;广木香、炒黄连清热燥湿,行气化滞;炒吴茱萸合炒黄连,清肝泻火以和胃;肉豆蔻、焦山楂、乌梅温中收敛,消食导滞;葛根升发脾阳;车前子利小便以实大便;炒白芍、防风与炒白术配伍,补脾柔肝,祛湿止泻。全方共奏温中健脾以止泻,柔肝理气以止痛之效。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