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敷脐治病多
中草药敷脐,行之有效,方简效捷,历史悠久。药物敷脐既有药物的刺激作用,又有药物本身的作用。它可通过脐,借奇经八脉和十二脉及其十二别经之循行,输于五脏六腑,布于全身,以达病所,而治疾病。
脐中,即神阙穴,具有温通元阳、运肠胃气机、化寒湿积滞等功效,即使不用药物,只要有效地刺激穴位,如灸、按摩等,也可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脐位于腹壁正中,内系中焦,药物发生效能,胃肠先承受之。少数患者在初次用药时,往往脐周隐隐作痛,或肠鸣软便,或呕恶不适,应加注意。
敷脐后最好热敷半小时,可使局部毛细血管稍微扩张,促进药物吸收。
为使药物直达病所,使药力专而收效速,常用某些辅助药液调药敷脐,如病在胸膈以上,用黄酒调药;病在肠胃属寒者用生姜汁调,属热者用黄连浸液调;病在肝胆,用食醋调;病在肾膀胱经,用稀盐水调;病在下肢用牛膝浸液调。药物敷脐需润湿,收效才快。中药敷脐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
感冒:可用葱、姜、淡豆豉、盐各适量炒热敷脐。
腹泻:
风寒型:苍术、藁本各研末,以2:1配合食醋调和敷脐。
脾虚型:肉桂、白术等量,研粉,食醋调敷脐中。或用白胡椒、吴茱萸各6克,大蒜少许,用米饭捣饼贴脐。
呕吐:炒吴茱萸30克,葱、姜各少许捣敷脐中。
尿闭:葱、姜、蒜共捣敷脐中。或葱、车前子捣敷脐中。或用海金砂6克捣敷,捣烂敷脐。
水肿膨胀:甘遂末敷脐。
便血吐衄:大黄末,食醋调敷脐中。或用大蓟、小蓟、茅根、大蒜捣敷脐中。
遗尿:甘草50克,白芍20克,白术20克,水煎浓缩,加白矾粉10克,硫黄粉50克,烘干研细,每次0.2克,用大蒜盐水调糊敷脐,2~5天换药一次。用药后,可使夜尿次数减少,继续用药逐渐而愈。
也可用生姜30克捣泥,炮附子6克,补骨脂12克,共研细末合为膏状,填入脐中,胶布固定,5天换药1次,适用于下焦虚寒遗尿。
失眠:珍珠层粉、丹参粉、硫磺等量混合,每次用0.3克(水调湿)敷脐,五天换药一次。
痛经:当归、乳香、没药、肉桂、细辛、吴茱萸各50克,樟脑3克,研末。先将当归、肉桂、细辛、吴萸共水煎两次,两次煎液浓缩成稠状,混入溶于适量95%乙醇的乳香没药药液,烘干后研细末加樟脑备用。经前三天取药粉3克,用黄酒数满拌成浆糊状,敷脐中,胶布固定,药干则换,经行三天后取下。每月一次连续使用。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14日快讯
- 切实贯彻好中西医并重方针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