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清瘿汤
唐汉钧
唐汉钧,男,1938年生,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三、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终身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防治协作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疮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63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从事中医外科临床工作50余载,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擅长治疗疮疡、乳腺病、甲状腺病、外科杂症等中医外科疾病,对桥本氏甲状腺炎治疗有独特心得。
组方:黄芪3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姜半夏9克,苏梗15克,浙贝15克,婆婆针15克,黄芩12克,元参12克,板蓝根15克,鹿含草30克。
功用:疏肝健脾,化痰清热。
主治:桥本氏甲状腺炎。症见颈瘿肿胀不适,咽中似有物阻者。可伴有神疲乏力、咽干、咽痛、咽痰等症。脉濡,苔薄或腻,舌胖大,边有齿痕。
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毫升,分2次服用。
方解:桥本氏甲状腺炎在古代文献并无记载,近代方对此疾病有所认识,从临床症状来看,应属于中医“瘿病”范畴。唐汉钧教授集多年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临床经验,结合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对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发病病机提出新的诠释,认为本病发生的病机有二:一是肝郁脾虚,二是外感风温。
历代医家在论述瘿病的病机时,均认为忧思郁怒是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忧思为脾之志,忧思过度可伤及脾气。脾失健运导致水湿内停,聚湿成痰,停留于颈前经络,日久结聚成形而发肿块。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过强的脑力劳动,长期思虑过度,损伤肝脾,肝郁脾虚是诱发本病的内在原因;外感风邪,或风邪恋咽为外在因素。
方中黄芪、白术、茯苓健脾益气,苏梗、婆婆针舒肝解郁以扶正治其本;半夏、浙贝、黄芩、元参、板蓝根、鹿含草以化痰清热而治其标,唐汉钧教授称之为“扶正清瘿法”。
加减运用:在临床具体处方用药中,可根据临床实际辨证施治。桥本氏甲状腺炎临床初期多有“甲亢”出现,临床可见心烦手抖、急躁易怒的,可加用柴胡、山栀、钩藤、石决明等疏肝潜阳之品;见心悸乏力的,可加用白芍、五味子、川芎、丹参等养心之品;失眠多梦者加用珍珠母、丹参、夜交藤等养心安神之品。桥本氏甲状腺炎后期又多有“甲减”出现,临床表现为乏力嗜睡,畏寒肢冷、肢体肿胀者,可加菟丝子、肉苁蓉、当归、肉桂、鹿角等温阳补肾之品;腰膝酸软者加杜仲、山茱萸、桑寄生等补肾固腰之品。
上一篇:违背历史与逻辑的“证包含病机”说 下一篇:《伤寒论》中“酒”之使用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14日快讯
- 切实贯彻好中西医并重方针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