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黄合用消乳癖
宋某,女,46岁,2014年12月6日初诊。患者因经期双侧乳房反复出现肿块伴疼痛3年,加重3日就诊。3年前患者因情绪不佳出现双侧乳房肿块伴轻度疼痛,遂于某三甲医院就诊,行乳腺彩超示:右乳外上方见数个无回声区,最大约0.5cm×0.5cm,边界清;左乳见数个无回声区,边界清。确诊为乳腺增生,予口服乳癖消片,效果不佳。3日前,肿块疼痛加重,局部有灼热感,右侧为甚,自行购买“止痛片”,未见缓解,遂前来就诊。
刻诊:双侧乳房肿块伴疼痛,右侧为甚,头晕乏力,咽喉不利,心悸,胸闷气短,小便调,大便秘结,三五日一行。舌淡,苔白,脉弦细。 查体见双侧乳房肿块边界清,硬而不坚,表面有结节,边缘光滑,推之活动,与皮肤不相粘连。
西医诊断:乳腺增生病。
中医诊断:乳癖,属肝郁气滞型。
治则:疏肝解郁,健脾和胃。
方药:黄芪20克,大黄20克,柴胡12克,枳壳12克,川芎15克,白芍12克,香附12克,生麦芽15克,桂枝15克,生姜15克,炙甘草10克,大枣10克。7剂,制成中药配方颗粒,水冲服。
二诊:服上方后,肿块明显减小,疼痛减轻,心悸时有,头晕乏力缓解,胸闷气短好转,大便一至两天一行。效不更方,大黄减至15克,黄芪增至30克,续前方15剂,水冲服。
三诊:诸症悉减,二便调,舌淡,苔白,脉细。久泻易伤气血,故去大黄,黄芪增至50克,补气生血。续服7剂。
嘱其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后随访2个月,未再复发。
按 乳癖即乳腺增生病,是乳腺组织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良性增生性疾病。《疡科心得集·辨乳癖乳痰乳岩论》:“有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发寒热,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此名乳癖。”本案例属情志不舒,肝气郁结,不得疏泄,始病在气,日久由气及血,导致乳络受阻,血脉不畅;治疗当以疏肝为先,佐以活血。然患者长期便秘,肝胃不和,故重用大黄泻下通便,推陈致新,同时佐以大剂量黄芪益气固表,以防大黄耗气伤阴之虞。肝郁气滞为本,以柴胡疏肝解郁;枳壳、香附理气,川芎和血行气;疏肝以调气为主,但行气药辛燥易伤阴血,故行气不可太过,以白芍配炙甘草酸甘化阴以制理气药之辛燥,意在顾护肝体。
《灵枢·经脉篇》肝气郁结曰:“乳头属肝,乳房属胃。”桂枝气香能醒脾,辛温之性,善开脾,芍药、甘草、生姜、大枣可柔肝扶脾,合用疏肝和胃,温中补虚;同时桂枝配白芍调和气血;另加生麦芽增强健脾和胃、疏肝行气之功。诸药相配,则肝气调达,脾胃运化正常,乳房气血流通,冲任调和,则肿块之结自然消散,疾病自愈。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14日快讯
- 切实贯彻好中西医并重方针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