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肝脾论治慢性疲劳综合征
陈某,男,42岁。疲劳乏力年余。患者平时工作繁忙,性格内向,一年前因与家人争吵后情志不舒,渐觉疲劳乏力、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发热多汗、肌肉酸痛、困倦乏神、失眠多梦、食欲不振、寐不解乏。多方求治,查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尿、头颅CT、心电图、B超均无异常,服用中西药无数,效不佳。
现疲惫乏力,头昏沉,困倦嗜睡,眠浅易醒,醒后仍觉疲乏,急躁易怒,郁郁寡欢,食纳欠馨,纳后脘腹胀满、嗳气、肠鸣、大便溏薄,每日3~4次,小便黄,口干而黏,渴喜冷饮。望之面色晦暗,神疲,情绪低落,唇干,爪甲无华,甲床干燥起刺。舌质紫黯、边有齿痕、苔薄黄腻,脉左弦滑、右沉弦。
证属肝气郁滞,影响脾胃,中州斡旋失司,诸症丛生。治当疏肝解郁,温运中州,清化湿浊。
处方:西洋参10克(另煎兑入),砂仁5克(后下),炮姜10克,炒苍术、生麦芽、败酱草、石见穿各15克,生黄芪20克,炒薏苡仁30克,炒防风、八月札、广郁金、厚朴花、茵陈各12克,黄连3克,酒制大黄3克。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毫升分2次口服。
10日后复诊,症状基本消失。另嘱其合理膳食、均衡营养、规律睡眠、劳逸结合、适度锻炼;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推拿脊背。后辅以补中益气汤调理1月而愈。
按: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以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虚弱性疲劳为主要特征,无任何其他器质性疾患,经充分休息难以恢复的一组症候群。现代常认为此病是人体长期处于高度紧张劳累状态,使大脑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免疫功能异常,导致机体各系统、多脏器功能紊乱,目前无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此病病机为虚与郁,病位以肝脾为主,涉及心肾,其病因与情志失调、饮食失节、劳倦过度有关。虽临床表现虚象多见,但因郁而发者占多数。肝属木,喜条达善疏泄,如长期紧张,思虑过甚,使情怀不畅,木郁不达,有如春木被郁,生机被遏,失去生发之性,而精神萎顿、抑郁,首则犯脾,并会引发其他脏腑功能失调。此时应宣展气机,振奋阳气,使其恢复盎然生机,辅以健脾和胃,清化湿浊,宁心益肾之品,则康复可待。
方中西洋参补气清火、养胃生津,配炒苍术、炒薏苡仁达健脾之功;炒苍术燥湿健脾,砂仁化湿醒脾、行气宽中,炒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防风胜湿止泻、升脾阳,炮姜温中止泻,诸药合用达健脾和胃止泻之能;张锡纯谓麦芽:“虽为脾胃之药,而实善舒肝气”,其疏肝而无温燥劫阴之弊,可久用重用,且能助胃消导;久病耗气损精,而致气衰无力,血必瘀阻,常呈气虚血瘀之候,故用黄芪益气,伍以制大黄理血化瘀,亦能补肺健脾,实卫敛汗,伍麦芽可加强助其生发之气而解肝郁之积;八月札疏肝理气,厚朴花宽中利气、化湿开郁,郁金行气解郁,茵陈正应春气能疏肝清肝,诸药合用,共起疏肝解郁之效;少佐黄连、败酱草清热燥湿、清肠泻火。上药共奏疏肝健脾、和胃益气之功。同时,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配合心理疏导、推拿脊背,从而使脏腑功能条达,故疲劳自消。
本页关键字:从肝脾论治慢性疲劳综合征 医案心得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14日快讯
- 切实贯彻好中西医并重方针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