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 中医有方
幼儿急疹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出疹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哺乳的婴儿,临床以先有发热,热退后皮肤即出现玫瑰红色小丘疹为特点,形状与麻疹相似,因此又称“假麻”。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但以冬春二季较多,主要由飞沫播散传播。本病预后良好,并发症很少,患病后可获免疫。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外感风热时邪所致,当以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为治,介绍几则中医治疗方。中医辨证施治主要分为以下几型:
发热期: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胃纳较差,小便短黄,常伴呕吐,腹痛,泄泻,咽部红肿,目赤,但精神如常,舌苔薄黄,脉浮数。当以疏风清热为治,方用银翘散加味,药取金银花、连翘、荆芥、桔梗、淡豆豉、牛蒡子、芦根、知母各10克,黄芩、薄荷、竹叶、甘草各5克,石膏20克,水煎服,每日1剂。中成药可选用银翘散或板蓝根颗粒,每次5克,每日3次冲饮;抗病毒口服液,或柴胡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次口服。
出疹期:主要表现为热退身凉,全身出现如麻粒样的玫瑰红色丘疹,针尖大小,常先见于颈部,很快延及全身,以躯干明显,压之退色,无痒感,1~2天后消退,不留疤痕,不脱糠屑,或伴有周围淋巴结肿大,舌苔薄黄,脉浮数。当以凉血解毒为治,方用水牛角地黄汤加味,药取水牛角、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紫草、玄参、黄芩、大贝母、白茅根、白芍各10克,生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中成药可选用银黄冲剂,每次5克,每日2次冲饮;紫地宁血散,每次5克,每日3次冲饮。
在常规治疗时,可配合下列外用方:
紫雪散:紫雪散1支,加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处敷肚脐孔处,伤湿止痛膏固定,24小时换药1次,连续2~3天。适用于幼儿急疹发热。
柴胡注射液:将纱布1块,用本品浸透,而后取出复盖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1换。或将本品置于滴鼻瓶中滴鼻,每次1~2滴,二侧交替进行,每小时1次,直至体温恢复正常。适用于幼儿急疹发热。
双黄连粉针剂:取本品2支,放入温水中混合均匀,用湿毛巾外洗患处或全身,每日2次,每次10~20分钟,连续3~5天。可清热解表。适用于幼儿急疹发热,出疹等。
鱼腥草注射液:取本品20毫升,放入温水中混合均匀,用湿毛巾外洗患处或全身,每日2次,每次10~20分钟,连续3~5天。可清热解表。适用于幼儿急疹发热,出疹等。
复方大青叶注射液:取本品20毫升,放入温水中混合均匀,用湿毛巾外洗患处或全身,每日2次,每次10~20分钟,连续3~5天。可清热解表。适用于幼儿急疹发热、出疹等。
上一篇:“阴损寒化”之体质引起的咳嗽 下一篇:身痛验案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14日快讯
- 切实贯彻好中西医并重方针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