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常识 --> 医案心得 --> 刚柔辨证治消化系统心身疾病

刚柔辨证治消化系统心身疾病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工作压力的增大,心身疾病的发病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工作压力的增大,心身疾病的发病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医心身医学科教授认为,在传统的疾病谱中,消化系统疾病多属心身疾病,以刚柔辨证理论指导其临床治疗,疗效显着。笔者跟随导师临证,获益匪浅,现将导师刚柔辨证理论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刚柔辨证 执简驭繁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多属心身疾病,因其发生、发展和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尤其和心理情志因素刺激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临床采用刚柔辨证理论指导其治疗,疗效理想。刚柔辨证理论认为心身疾病发病往往首先作用于肝,随人之刚柔秉性而发展,其刚者及心,柔及脾肺,导致心肝火旺、肝郁脾虚等,其病性为肝之刚柔不能相济,而致疏泄失职,并进而导致气滞血瘀、痰阻湿困或气逆化火、火热伤阴,升降失司等,日久多由实转虚,变证百出。这种病理变化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尤为常见,如肝胃不和导致的胃痛、嗳气、吞酸;肝郁脾虚导致的胁胀、便溏、纳差等。

治疗上,多采取“柔者以刚制柔,刚者以柔克刚”的大法,对于刚证患者多用白芍丹参、炒枣仁等滋肝柔肝、活血通络;对于柔证患者多用四逆散加郁金香附、青陈皮等疏肝理气、化痰通络。在此基础上,随证加减,或调和肝脾、胆胃同治,或化湿和胃、补中益气等。

由此可见,刚柔辨证治疗消化系统心身疾病是建立在重视各种心理因素,尤其是各种不良的情绪刺激对人体的伤害的基础上,在此过程肝首当其冲,常成为发病的始动因素,进而波及胆、脾胃等。

  重视中阳 慎用苦寒

人以阳气为本,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肯定了阳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尤其中焦阳气是脾胃运化水谷、化生气血的动力,并进而影响肝胆的疏泄功能及其他脏腑的功能,故顾护中焦阳气对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及维持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鉴于此,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时时注意顾护中焦阳气,常在辨证方中加入茯苓、炒白术肉桂、炮姜等温运中焦,尤其肉桂之用,更有深意。《本经》谓肉桂“补中益气”,《本草求真》:“肉桂,气味甘辛,其色紫赤,有鼓舞血气之能,……既能峻补命门,复能窜上达表,以通营卫”,可见肉桂功在温养中焦、调和营卫、鼓舞气血,加入方中能够鼓舞中焦阳气,且肉桂秉少阳之木气,通利三焦,理气开郁,振奋精神,于心身疾病亦十分贴切。

重视养生 推崇食疗

推崇金朝医家张从正“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取药攻”之训,临床重视食疗养生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及康复中的应用,常常教导患者饮食上远离生冷油腻,推荐平素多食小茴香生姜等,以温胃阳,并常说“男子不可三日无姜”。考小茴香性温味辛,入肾、胃、膀胱经,功能开胃进食、理气散寒,同时也是常用的调料。现代医学研究茴香所含的主要成分是茴香油,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排除积存的气体,所以有健胃、行气的功效;有时胃肠蠕动在兴奋后又会降低,因而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而生姜辛温,温胃散寒,辟邪止呕,因此二者皆十分适合食疗保健;此外,鼓励患者平素适当多食萝卜,保持腑气通畅等,皆见道之言。

  形神兼顾 心身同治

从中医学角度讲,五脏藏神,各种情志因素通过影响五脏的功能以及气血的运行来影响人体的健康,而脾胃运化、肝胆疏泄的功能首当其冲,故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正如《素问·疏五过论》所云:“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其症“身体日减,气虚无精,病深无气,洒洒然时惊”,描述了“脱营”、“失精”的病机及其临床表现,可以看做中医心身医学发病学的理论基础。

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在产、学、官三大阶层中(即企业管理者、科研工作者和政府官员)消化系统心身疾病发病率尤其高,呕心沥血、忧思郁结、患得患失、所欲不遂等时刻伴随着他们,久之思虑伤脾、脾气不行;肝郁不舒,脾气不运等,导致各种胃肠病、肝胆病等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

鉴于此,治疗消化系统心身疾病要形神兼顾,心身同治。导师常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行为认知疗法的干预,教导患者正确处理工作、生活中的矛盾,对于得失要坦然面对;生活中、工作中要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不断内观反省,以和谐人际关系等。此外,劳逸结合也十分必要,每天工作之余进行一定量的体力运动,如每天走一万步等,以平衡脑力和体力劳动。

本页关键字:中医常识  中医心得  刚柔辨证治消化系统心身疾病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参藤消胃积汤治胃癌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 返回医案心得页面    >> 返回首页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