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梦成真还是好梦难成?
做梦几乎每个人都有过,在梦中往往经历现实生活中无法经历的事情。唐代的“黄粱美梦”故事就是指在梦中实现了现实中不能实现的美好愿望,虽然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来比喻那些抱有不切实际幻想的人,但是,美梦给人们带来的还是美妙的回味和喜悦。
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人们对梦的研究也逐渐深入。有关研究表明,实际上,每个人每天晚上都做梦,而且做梦的数量也是相对固定的。入眠之后,在90分钟左右,出现第一次梦境,这时睡眠进入快速动眼期,此时如观察睡眠者的眼睛是在快速转动的,时间持续5~10分钟。以后大约每隔90分钟左右再出现一次,持续时间则逐渐延长,每晚平均出现5次,总时间90~120分钟。当人们在快速动眼期醒时就会对梦境记忆犹新,如果在其他时段醒来,往往会对一夜的梦境全然不知。
那么,人为什么会做梦呢?中医理论认为正常的梦是由于阴阳昼夜节律变化所致,卫气入阴则寐。卫气入于阴时,体表温度降低,人进入了睡眠状态。但阴主静,阳主动,在阴中潜藏的卫阳,其活跃主动出击的特性是不会改变的。卫阳刚进入阴分时,阴阳处于相对稳定之时,卫阳想冲破阴分的控制,但并不引起质的改变,故阴阳相抱而又不离的局面没有变化,人此时处于少梦的熟睡中;随着卫阳不断地积蓄力量,到了某个阶段,阴分的制力与卫阳冲出阴分的力量相抗争,卫阳潜涵于阴分的平静局面被打破,出现阴阳相对抗、相争斗的情况,人就进入了多梦的睡眠之中了,直到阴分又控制了卫阳冲出去的势头,阴阳达到一个新的相对稳定时期,多梦时刻就告一个段落。当人体卫阳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力量积蓄和准备,又开始了冲出阴分的争斗,这次准备的时间较上一次短,而阴阳相争的时间长,故做梦的时间自然较第一次做梦期长。经过几次这样的反复,阴阳相对稳定期越来越短,而对抗期越来越长,直到最后阴分的力量再也控制不住卫阳,卫阳终于冲出阴分的涵抱,人也就觉醒了。至今,现代医学对于做梦之谜仍未完全解开。现代学者有的认为做梦是机体自身内在的节律性,有的认为是环境的影响,有的认为与5-羟色胺、儿茶酚胺等中枢神经递质有关等。
这样看来,梦并不是一件不该发生的事情。一般情况下,它属于人体生理活动之一,常表现为人们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经历过和思考过的某些事物的重现。有研究人员提出,做梦有助于头脑运行测试其应急系统,这是一种准备应对潜在灾祸的途径。例如新妈妈梦见孩子丢了,她们其实可能在演练她们最担心的事情发生时,她们该怎么做,如何对付。有学者还认为,做梦有助于某些类型的学习。研究人员发现,梦见躯体活动,比如体操运动员的自由体操动作,能使运动成绩更好。还有人认为,梦幻可以带来新的启示,激发灵感。比如德国化学家克库勒在1865年的一个晚上坐在火炉前打瞌睡时,似乎窥见原子在摇摇晃晃地跳舞,一条碳链像蛇一样盘成一圈旋转,猛然间,他惊醒过来,马上解开了长期以来冥思苦想的苯分子结构之谜。这样的事情在许多科学家、发明家身上都出现过,这也许是巧合,但据科学家分析,我们觉醒的时候是大脑左半球活动占优势,而梦中时以右侧大脑半球占优势,也就是说做梦时大脑是从非传统的另一角度来分析问题,这样往往可以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那么是不是做梦就没有问题了呢?当然不是。如果整夜乱梦纷纭,扰乱正常睡眠,又由于梦境复杂,尤其是噩梦重重,以致产生恐惧、失落、烦躁的情绪,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梦,与生俱来,至死方去,伴随着人的一生。好梦会给人带来美好的心情和回忆,使睡眠变得更加舒适,有时会帮助你在苦苦思索中找到灵感的光亮,偶尔的做恶梦也不必担心,轻松入睡。如果恶梦频频,严重影响睡眠,心烦意乱,那就要尽早进行治疗,以免危害健康。
本页关键字:美梦成真 正常睡眠 阴阳昼夜 噩梦重重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打呼噜背后的健康隐患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大雪养生
- 河北安国药市2018年12月17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8年12月16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8年12月16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8年12月17日快讯
- 锁阳,男人的“不老药”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