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冬不如补霜降
10月23日霜降。霜降至,天渐冷,此时要做好霜降时节的养生保健,谚语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无论是在饮食养生还是运动调养上都需应时谨慎。
秋补润燥、固表、益气
“补冬不如补霜降”,认为“秋补”比“补冬”更要紧。深秋五行属金,在人体五脏属肺。进补要以“润燥、固表、益气”为主。应多吃些梨、苹果、白果、洋葱、雪里蕻。少吃冷硬食物,忌强刺激、暴饮暴食,还要注意胃的保暖。“春天吃花,秋天吃果”,白薯、山芋、山药、藕、荸荠,都是这个时节适宜吃的食物。此外,还可以多吃些百合、蜂蜜、大枣、芝麻、核桃等食物,也很有保健效果。身体虚弱的老人喝点蜂王浆,早晚各服一次,对促进睡眠和通便有一定好处。
根据体质来进补
霜降进补要根据各人体质选择食材。一般可以选择温补类食品,如牛肉、羊肉、兔肉等。此外,枸杞、党参、淮山、熟地、山药、黄芪等炖排骨或牛肉也是不错的选择。年老体弱者则应以补气补血为主,可以吃些鸡、鱼、肉、蛋等,也可以加人参、红枣、苡米、山药、龙眼等做成药膳食用。而阴虚的人就不适合吃太多温补类食物,应以补脾胃为主。
充足睡眠解秋乏
秋季昼夜温差变化比较大,运动能给身体以良性的刺激,使人的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处于紧张状态,有助于提高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从而更容易适应进入冬季后的气候变化。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如慢跑、散步、登山、太极拳等,适时有度地进行。此外,还需顺应“春困秋乏”的生理反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次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注意动与静的合理安排,不宜过度劳累,更不可经常大汗淋漓,使阳气外泄,伤耗阴津,削弱机体的抵抗力。
收神敛气缓秋悲
从藏象说来看,肺与秋气相应,肺气虚者对秋天气候变化特别敏感。秋风冷雨,花木凋零,万物萧条,常会让人在心中引起悲秋、凄凉之感,易产生抑郁情绪,所以还应注重调摄精神养生。
应有“心无其心,百病不生”的养生素质,养成不以物喜、不为己悲,乐观开朗,宽容豁达,淡泊宁静的性格。收神敛气,保持内心宁静,以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精神的影响。
天气干燥,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就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故此时节被称为“多事之秋”。
因此,养生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方面进行调摄时,应注重一个“和”字。要顺应秋天的气候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做到“秋冻”有节,与气候变化相和谐。
本页关键字:中医养生 饮食养生 补冬不如补霜降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2月23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2月23日快讯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2月23日快讯
- 乙型脑炎方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