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要有“咔嚓”“咯吱”“嘎嘣脆”的响声才算正骨吗?
最近正骨火了
这其中,综艺节目带来了不少助力
像是之前小鬼王琳凯和范丞丞在
《我要这样生活》节目中
就带火了正骨这一项目
节目里做正骨的师傅
预约的队伍直接排去了明年
在很多人看来
正骨当真是“痛并快乐着”
充满着各种
“咔嚓”“咯吱”“嘎嘣脆”的正骨过程
所有的疼痛都是真实的
但效果也是不虚的
病人为了听响声来判断自己治疗的疗效
施术者也听响声来判断自己的技术过人!
这在常人听起来好像是在正常不过的了
事实如此嘛!
正骨不一定会发出“咔咔”声
在临床中正骨推拿是一起的,正骨推拿根据其作用及适应症的不同,分为正骨手法和理筋手法两类。
正骨手法主要用于骨折和脱位,通过手法恢复骨与关节的正常解剖位置 。
理筋手法主要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的软组织急、慢性损伤所引起的肌肉痉挛疼痛。如拇指推揉法,掌根推揉法,虎口推揉法,指按法、提捏法等。
其实正骨一定会发出“咔咔”声的说法大多来自于一些对正骨流于表面的认知,通常正骨推拿的复位要分几步走,最先应该考虑肌肉的放松。
在复位的时候,一定先放松痉挛的肌肉群。特别是在复位的过程中,遇到某些肌肉紧张,要用放松肌肉的手法,比如痛点按摩,揉、擦、捏等软组织充分放松,然后才将患者颈椎调整到有利于关节复位的姿势,或转动颈椎将其“摇正”,或侧屈颈椎将其“扳正”,正骨过程中,一定是“动中求正”。
对此,中方中医医院医生表示:正骨的效果,不是通过力度和声音来判断的。正骨治疗,愈发讲究稳、准、轻、巧。而且也不是所有人的关节都会在活动过程中发出声音,这一点因人而异。因此声音和痛感不是判断效果的标准。
所有人都适合做正骨吗?
正骨本身是医学上的一种治疗方法,而非保健手段,所以也并非人人都能做正骨, 正骨的目的在于调整小关节错位,没有错位,为什么要做正骨呢?
正骨治疗,其实属于中医推拿中的一种,可以细分为骨折正骨复位、脱臼等关节正骨复位和脊柱正骨复位。治疗骨折和脱臼一下就能让其复位,而综艺节目中展现的,还有现在我们在做的大多数都是脊柱正骨,这类正骨的治疗大部分是需要一定的治疗量和治疗周期的。
能不能做正骨,不仅要看自己有没有适应症,更要看有没有禁忌症。像是我们常见的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脊柱侧弯、关节慢性损伤等,都是常见的适应症。
禁忌症指的是一定不能做正骨的疾病,比如腰椎肿瘤、骨肿瘤、结核、脊柱先天变异、严重的骨质疏松等,这些疾病可能已经改变了骨质,所以正骨之前,必要的X光、CT是一定要做的。
正骨之后还要注重“七分养”
正骨不仅需要规律性、周期性的治疗,更需要患者在生活中注意维持治疗的效果。这类疾病的复发率很高,患者如果在之后的生活中还是保持不良习惯,那复发也是迟早的事。
“三分治,七分养”。关键在于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和姿势,比如不要久坐,忌长期低头、翘二郎腿等。
同时,适当地锻炼,加强肌肉、关节的协调性,来维持治疗的效果,不要让它反复发作。
医生介绍
李金栋 主治医师
·北京崇文中方中医医院特邀专家
·同仁堂知嘛健康名医工作室特邀专家
李金栋,北京中方中医医院特邀专家,从事临床工作十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自从医以来,治病重疗效,遵循理法方药,辩证施治,辩证施针,力求用药施针精准,对各类疼痛病症及偏瘫康复的治疗效果显著。擅长针药并用,对美容亮肤焕颜、女性常见病各类痛症、康复调理等有显著疗效。
◆ 擅长:微针疗法、针药并用,精于气血经络疗法治疗急慢性疼痛诸症、面瘫、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症、颈椎病、腰椎病、足跟痛、中风偏瘫、过敏性鼻炎、咽喉炎、失眠、便秘、痛经等症。
◆ 特色疗法:针灸美容亮肤焕颜、减脂塑形;柔性正骨调理高低肩、长短腿、脊柱调理、骨盆不正。
上一篇:“富贵包”又称“夺命包”,一个中医手法轻松消除它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陈实功的“五为”养生法
- 今冬养生注意七个“气”
- 大雪节气保暖有重点,驱寒试试膳食方
- 大雪:一年大补正当时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