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表达情绪”的胆囊炎
“胆囊炎”,中医又称“胆胀”,是因为胆腑气机通降失调引起的,以右胁胀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经过B超或CT检查很容易诊断。
在一般人看来 ,胆囊炎似乎与情绪变化并不“搭帮”,但是我们经过长期大量观察发现 ,大多数胆囊炎的发生、变化、加重与患者情绪变化密切相关。
一位 52岁的女性,患胆囊炎 1年余,服用过多种中西药治疗,效果不甚明显,时轻时重。近日,她来到医院求治。自述时时右肋下胀痛,口干,晨起口苦,大便秘结,打饱嗝。专家为了解患者的发病原因,详细追问病史。患者讲 :1年多前老父亲病逝后,自己悲伤过度出现右胁肋不适,未予以重视 ;不久后继母因承受不了父亲故去的打击而跳楼自杀。这之后,她右胁肋胀痛日渐加重,后到医院诊查,确诊为“胆囊炎”,于是开始服用一些药物治疗。在治疗期间,她内心一直不平静,沉浸在对逝者的追忆与悲痛中。虽然 1年多来服用了不少药,但胆囊炎总是时好时坏。
经询问还得知,这位患者性情温和,待人和蔼,对任何事情都很认真负责。专家从医学的角度分析了这位患者的发病原因 :经历了接连失去亲人的打击,心理问题反映到了躯体上,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不适,如胁肋胀痛等症状。专家通过辨证认为,该患者为阴柔之症,为“肝郁脾虚”型。在治疗上首先对该患者进行了“疏导疗法”,让病人疏泄心中的压抑、悲痛,一吐为快,然后劝告患者认识到生老病死,花开花落,一切都是自然的,对此不要过于悲痛和忧伤。另外,劝其尽量多和家人交流,以释放自己、放松心身。在用药方面,以疏肝解郁健脾为主。
经过4周的综合调理,患者心情好转,胁肋胀痛等症状也减轻。
总之,对一些“胆囊炎”的治疗,在单纯服药不能取得良好效果时,应将其心理治疗提高到与生理治疗同等重要的高度,心身并治,才能取得满意疗效。
上一篇:胆囊炎患者节日饮食莫犯忌 下一篇:胆囊炎与胆石症的区别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1月23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23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23日快讯
- 增强四个意识 筑牢拒腐防变底线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