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蛔虫症的手法治疗介绍
胆道蛔虫症(biliary tract ascariasis,biliary ascariasis)是肠道蛔虫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多见于6-8岁学龄儿童、农民和晚期孕妇。
胆道蛔虫症(biliary tract ascariasis,biliary ascariasis)是肠道蛔虫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多见于6-8岁学龄儿童、农民和晚期孕妇。它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蛔虫运动活跃,并钻入胆道而出现的急性上腹痛或胆道感染。发作时病人疼痛难以忍受,大哭大叫,十分痛苦。若治疗措施跟不上,晚期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和酸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胆道蛔虫症的手法治疗
胆道蛔虫症的发病原因是:蛔虫有钻孔习性,因胆道开口于十二指肠,故当患肠道蛔虫症时,蛔虫易钻入胆道,引起胆道痉挛,突发右上腹剧痛,于是引起发病。根据右上腹突发剧痛,再结合以前粪便中发现过蛔虫,此诊断不难确定。本病急性发作时,可采用以下手法治疗。
一、手法按压穴位
1.方法:取带有靠背的椅子1把,嘱病人面向靠背而坐,并充分暴露肩背部。术者用左手拇指压于患者在肩胛冈外1/3下2厘米处的“痉胆穴”,上下滑动拇指并逐渐加大力量。与此同时,用右拇指压于右季肋部平行面骶嵴肌缘上的“输胆穴”。左、右拇指均用力按压,按压时嘱病人憋气,按压3-5分钟即可。若无效,休息10分钟后再重复一次,若疼痛完全消失,说明蛔虫已退出胆道。
二、腹外手法治疗
1.方法:在腹痛剧烈时,令病人屈膝仰卧,腹肌放松,寻找腹部固定压痛点(多在剑突稍偏右的肋缘下)。当压痛点找到后,趁病人不备,术者右手4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用力在压痛点上猛按压一下,并迅速将手提起。若手法不当或用力过轻而无效者,可再重复施术一次。疼痛不剧烈,不是施术的时机。对有效者(指腹痛消失),随即服用足量驱蛔药1次,使虫体排除体外,以免重发。
本页关键字:胆道蛔虫症 胆道蛔虫症的手法治疗 免费索取胆道蛔虫症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1月23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23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23日快讯
- 增强四个意识 筑牢拒腐防变底线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