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五型高血压的药膳方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已成为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今年高血压日的主题被确定为“健康膳食,健康血压”。由此可见,拥有一个健康合理的膳食习惯,无疑是防治高血压的重要基础。
从“药食同源”和“药食同治”的中医养生原则来看,药膳堪称是现代治疗高血压的一个新途径。高血压的病位、病因、病机中医在认识上尚存争议,但病位多责之于血脉及肝、心、肾,以虚者居多,阴虚则肝风内功,血少则清窍失养,津亏则髓海不足,这些因素均可导致眩晕。其次,痰浊中阻,或瘀血阻窍,亦可发生眩晕、头痛。临床证型大致可分为五型:肝阳亢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痰浊壅盛型、气滞血瘀型。故高血压的饮食调养不能千篇一律,要有选择性地食用合适自己体质的食物和中药。
肝阳亢盛型
证候特点:眩晕耳鸣、头胀且痛、每因疲劳或恼怒而致使头晕、头痛加剧、面部潮红、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质红、苔黄。
菊花粥:菊花5克、粳米100克。将菊花磨成细粉备用,粳米加水煮粥,粥成时加入菊花末,再煮片刻即成,适量食之。粥中菊花性辛、甘、苦,微寒,可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加入粳米养阴和胃,共奏平肝滋阴之效。
阴阳两虚型
证候特点:眩晕而见精神萎靡、少寐多梦、腰膝酸软、以及健忘、遗精、耳鸣。偏于阴虚者、五心烦热、口渴、舌质红。偏于阳虚者、四肢不温、形寒肢冷、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银耳羹:银耳5克、鸡蛋1个、冰糖60克,将银耳用温水发透,去蒂分片入锅,加水适量,烧开后至银耳煮烂,加入冰糖。鸡蛋清兑水少许,搅匀后倒入锅中即成。银耳养阴润肺,益气生津。
莲子粥:莲子40克、大米100克,放入砂锅内共煮,开锅后改文火,煮熟即可食用,莲子甘、涩,平,可益肾固精,补脾止泻,止带,养心安神。
阴虚阳亢型
证候特点:头晕目鸣、两目干涩、视物模糊、急躁易怒、心烦、失眠、面部烘热、口燥咽干、舌红少津。
养阴祛火羹:鲜山药200克,生槐米、枸杞子、玉竹、白木耳各15克,红豆30克,冰糖适量。把枸杞子、玉竹、生槐米放入药袋中,加水适量,煮1小时,取汁。把红豆放入锅内,浸泡1小时,煮熟后备用。将上述药汁开大火,加入红豆、山药及白木耳,煮开后转为小火,熄火后焖约30分钟。山药补脾肺肾气,益脾肺肾阴。枸杞子补肝肾,益精血,明目。玉竹可养阴润燥,生津止渴。三药协同互助,滋阴降压效果明显。
痰浊壅盛型
证候特点:眩晕而见头重如蒙,胸闷恶心,食少多寐,四肢沉重,苔白腻。
杜仲橘皮饮:杜仲15克,橘皮、杏仁、老丝瓜各10克,白糖少许。将老丝瓜、杜仲、橘皮洗净,杏仁去皮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用大火烧开,再改用小火煮20至30分钟后取汤汁,用白糖调味即可当茶饮。杜仲补肝肾,强筋骨。橘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配合杏仁调畅气机,降气化痰。
山药芡薏粥:鲜山药100克、薏苡仁50克、芡实15克。将山药去皮,切成细条,然后把薏苡仁、芡实放入锅中,加入清水两斤,用大火煮开后,改用小火煮20分钟即可。山药健脾和胃,薏苡仁甘淡善利水渗湿,健脾安神。芡实益肾固精,健脾利湿,与山药协同补脾肺肾。
气滞血瘀型
证候特点:眩晕头痛,兼健忘,失眠,心悸,面唇紫暗,舌有瘀斑瘀点,四肢时有发麻,伴有胸闷疼痛。
杜香山楂汤:醋制香附20克,炒杜仲、生山楂、冰糖各30克。将杜仲、香附、山楂用清水冲洗后以净布包好备用;锅中放清水1000克,放入药包。大火煮开后改用小火煮30分钟。放入冰糖,待冰糖化开后即可食用。炒杜仲可补肝肾、强筋骨且止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杜仲具有一定的降血压的药效。醋制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有“气中之血药”之称。山楂消食和胃,活血化瘀。
对于广大的高血压患者,服食药膳无疑开辟了一条辅助降压的新渠道。除了饮食健康外,同时还要注意遵医嘱规律用药,适当运动,调节情志,这些对遏制高血压自然也很重要。(刘莉)
本页关键字:遏制五型高血压的药膳方 高血压 菊花粥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水果为什么能降血压?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2月23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2月23日快讯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2月23日快讯
- 乙型脑炎方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