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桔
金桔为芸香科植物金橘或金弹的成熟果实。别名卢橘、山橘、给客橙、金蛋、罗浮。
性味归经:皮性冷,肉性温,总体性中,味辛甘酸;入肝、肺、脾、胃经。
功效主治:理气,解郁,化痰,醒酒,利膈,除口气,解肝毒。主治气郁不舒,胸腺病问,食滞纳呆,伤酒口渴,咳嗽咯疾等病症。中医里主要有疏肝理气的作用。
1、防治心血管疾病:金橘果实含金甙及丰富的维生素C(其中80%在于皮中,故食之切勿去皮)、维生素P,对防止血管破裂,减少毛细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减缓血管硬化有良好的作用。高血压、血管硬化及冠心病患者食之非常有益。
2、对血压的双向调节:金橘果皮中的松柏甙、丁香甙给SHR-SP大鼠静注lmg/100g,能升高大鼠血压;而去氧工松柏醇4-B-葡萄糖甙、柑属甙B、C、D和6,8-二葡萄糖基芹菜素则降低血压,其中6,8-二葡萄糖基芹菜素的降压作用特别显著。
3、行气,化痰,醒酒:金橘气香而悦脾,味辛而行散,味甘酸能生津,具有行气解郁,消食化痰,生津利咽醒酒的作用。为院腹胀满,咳嗽痰多,烦渴,咽喉肿痛者的食疗良品。
4、化痰散结,理气止痛:金橘核味辛而入肝、肺二经,具有行气散结,化痰,止痛的作用。可治疗咽喉肿痛、疾病、疝气、睾丸肿痛、乳房结块等病症。常食金橘,还可增强机体的抗寒能力,防治感冒。
金橘食谱
1、渍金橘
金橘250克,冰糖100克,水200毫升。用刀将金橘果皮刺破,水中加冰糖,以文火煮化,再放入焯好的金橘,小火煮约7-8分钟即可。这样的做法适宜放在密封广口瓶里与一起煮的糖水放在冰箱里可以保存一个月左右。此金橘具有理气化痰的功效。适用于咳嗽、气喘、痰多等病症。
2、橘饼
鲜金橘2500克,白糖2000克,食盐106克,明矾50克。金橘洗净后,用小刀逐个划破几道口,浸于用食盐、明矾配制的水溶液中过夜,次日捞出沥干,用水浸泡片刻,挤出核捏扁,再用清水浸泡2次,每次2小时,使盐辣味尽去;选一合适容器,放一层金橘撒一层白糖,用糖量约500克;放置5日后倒入锅中,再加白糖500克,熬煮沸后改用文火,待金橘吸足糖汁便成,装人瓷罐备用。此饼具有理气宽中,消食祛腐等作用。适宜于胸中郁闷,消化不良及口臭等病症,每次取5—6个嚼服之有良效。对大便下血者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3、橘蜜酒
金橘800克,蜂蜜20毫升,酒1800毫升。先洗净金橘,去皮分辨,与蜂蜜同浸入酒中,2个月后过滤,取橘压汁与酒混匀即成。每次饮20毫升。此酒具有行气和胃止痛的作用,可治疗胃肠功能紊乱。
4、橘干粉
金橘49枚。将金橘洗净晾晒49天,再焙干研粉备用。每次服6克,开水送服,l日2次,连续服完。此粉具有益肾止造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小儿遗尿,有一定效果。
5、叶茵香汤
金橘核15克,金橘叶30片,小茴香10克。以上三物共煎水,1日2次饮服。此汤具有行气消肿止痛的作用,可治疗疝气肿痛。
6、橘果酱
金橘5斤洗净,在底部划个十字;
冰糖3斤(嗜甜者可加到4斤),加一碗水把糖溶化;
加入金橘,不加盖小火煮2小时至每颗都成透明琥珀色,挤一个柠檬汁进去;
有盖容器洗净,放进消毒碗柜烘干,趁热装瓶、锁盖,这样可以制造出真空的效果;
放凉后,藏入冰箱可食用一年。
7、苗客家桔酱
材料:金橘600克、细砂糖200克、盐1小匙、酒1大匙、辣椒1支。
做法:成熟金橘洗净晾干,放入蒸笼蒸熟,切半去籽,磨成泥,加盐、糖、酒、辣椒末拌匀,盛装瓶子即可。(客家人制作桔酱是金黄色的圆金橘。)
8、橘蜜饯
将金橘摘除其柄,在秤其重量取一公斤;
用60公克的盐,腌渍24小时(中间需要翻搅数次),此时金橘已呈软化状;
沥出盐水后,先加入300g的糖拌腌均匀,放入冰箱约四天左右(常翻拌使糖均匀溶化);
取出再加150g的糖,再放两天(分次加糖),取出;
再放150g糖至糖溶化即可食用。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入冬天寒易保暖,干燥上火怎么办?
- 突发心脏不适 中医急救有妙招
- 便秘是顽症,治疗需辩证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