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民族医药 --> 瑶医 --> 瑶医学的病理有哪些?

瑶医学的病理有哪些?

瑶医学的病理有:三元和谐论;盈亏平衡论;气一万化论;心肾生死论;鼻关总转论;诸病入脉论;百体相寓论;症同疾异论。

一、三元和谐论

瑶医病理理论之一。这是从人与外环境的关系来讲疾病的病理。三元即天、人、地。这里的“天”与"地”概括了人体以外的整个自然界,而“人”是“大”与“地”的产物,人不可能脱离环境而生存,人体生命运动必然与外部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中,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因此,若自然条件发生变化,人体必然会有所反映。如果自然条件的变化超越了人体正常生理调节所能耐受的范围时,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就会受到破坏而发生某些病症。也就是说,“天”与“地”这个大的自然环境与人体的活动是息息相通、休戚相关的。

二、盈亏平衡论

瑶医病理理论之一。这是从人体内环境来讲疾病的病理,指的是人体内部的统一问题。瑶医认为人体内脏之间、人体内脏与外界环境之间,既对立又统一,从而维持相对盈亏平衡和正常的生理活动。当这种动态盈亏平衡因外界或人体内部某些原因遭到破坏而又不能完全自行调节得以恢复时,人体就会发生疾病。瑶医知道各种外界、内在因素在均衡地支配着人休的生命活动,使这种平衡处于不稳定的运动状态之中。在某一特定的时期、特定状态下,这种平衡会被打破,人体就会有盈亏的不同病理表现,过盈过亏均可导致疾病。它是在病因状态下人体对病因的反映的一种病理说明。说明人休在不同病因作用下的反映最根本的就是盈和亏。它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也是一个大概念、一个处于高位的病理概念,可以对一切疾病的表现状态做出根本说明。盈亏不仅包括中医的虚实,还包括寒热、表里,它概括地用盈亏来表示人休的寒热、表里等不同的病理表现。

盈亏平衡理论提示了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不但要求机体自身各脏腑之间的盈亏平衡,亦要求机体与周围环境相互平衡。瑶医认为,人体要保持健康,平衡是根本,是关键,一旦这个平衡被破坏,疾病便会发生。在这一理论思想指导下,瑶医审症治病的方法是根据机体不平衡之所在,采用各种药物或非药物的治疗方法,调整或促使机体与周围环境及机体各脏腑之间盈亏达到平衡,从而使病体恢复正常。盈则满,满则溢,溢则病,如脑出血、血山崩等;同样,亏则虚,虚则损,损则病,如贫血、眩晕、腰痛、哮喘、心悸等症,这些症候大都由于某些脏腑的亏虚引起。在审症的基础上,瑶医用药的原则是盈则消之,亏则补之。依此瑶医将药物分为风药与打药两大类,对于盈症的治疗,以打药为主;治疗亏症则以风药为主。临床具体运用时还根据不同脏腑的盈亏,选用不同的打药及风药,有时则是风打两类药合理配伍,使药力更专更宏。

三、气一万化论

瑶医病理理论之一。众所周知,东方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自然观是“元气论”。受“元气论”的影响,瑶族先民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是气的变形,是气运动、变化的结果。万物的生成、变化、强盛、衰落都取决于气的运动。在医学领域,瑶族医者基于“元气论”提出“气一万化论”,在谈论许多问题时都离不开气的概念,可以说“气一万化论”是瑶医学重要理论之一。

四、心肾生死论

瑶医病理理论之一。瑶医学认为心位于胸中膈上两肺之间,是人体重要器官之一,主宰全身,主生死。心具有主持生理机能及调节心理活动的双重作用。人体的生命活动十分复杂,除了为维持机体生存而必须进行的基本生命活动以外,还有更高级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这些活动有规律、协调地进行,便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生命现象。因此,瑶医认为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人体各部之间的机能活动是复杂的,这些复杂的机能活动之所以能够相互协调,正是由于心的调节。人体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不但身体各部分之间保持着密切的相互协调关系,而且与外界环境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心在调节这些关系上起着主导作用。若心受损,则调节机能失常,机体的整体性遭到破坏,于是便发生相应的病理变化,甚至死亡。此外,人生活在天地之间、社会之中,并不是简攀、孤立地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相反机体在生存过程中,不断地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并必须保持着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协调,才能维持其统一的整体不被破坏。而调节内外环境统一的作用,就是由心来实现的。瑶医认为肾位于腰部,主生长。人由出生、发育到成长,再由成长到衰退的过程,都由背气的强弱来决定。肾气的逐渐旺盛,促进了全身的发育成长,及至成熟的顶峰。肾气的逐渐哀微,引起了全身向衰老的转化。

人的生理病理最根本的就是一个生和死的问题,瑶医同样很重视生和死,抓住了这两个根本问题。生由肾主,肾有病则人体或生长发育不好,或不生育;死由心主,不管疾病如何严重,只要不伤到心神人就不死。例如侏儒,瑶医认为是肾不生所致,因肾不生所以生长发育受到影响而身体发育不全,但心不伤,所以诛儒的智商和生命活动并没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心肾生死论是对生理病理的一极概括。

五、鼻关总转论

瑶医病理理论之一。鼻为人的五官之一,位居面部之正中,专司呼吸和嗅觉之功能,与肺、脑的关系最为密切,即鼻与脑、肺等器官直接相通。鼻是人体有机整体中的重要组织器官,在人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始终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鼻关总窍,顾名思义,即鼻是人体最重要的孔窍,是各个孔窍的总领。瑶医学认为鼻为气体出人之要道,胎儿刚从母体中娩出时,就依靠鼻的呼吸而真正开始属于自己的生命活动;此时,目可以不挣或没有视觉,耳可以不听或没有听觉,这对刚出生的胎儿都不会有什么致命的威胁,但惟独没有呼吸却是不可想象的。又如,人体在睡眠和休息状态下,眼睛可以闭目休息,耳朵可以静音避噪,口舌可以闭而不言,惟有鼻因为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和作用而昼夜不能停止功能活动,无时无刻都与外界保持着气体交换,因此说“鼻关总窍”。正是由于如此特殊的生理功能,从病理角度而言,鼻也是外邪人侵的必由之道,天地之间的一些致病因素可通过鼻窍进人人体从而导致疾病。

六、诸病入脉论

瑶医病理理论之一。脉,指筋脉,瑶医所认识的筋脉与中医的经络有相似之处,但理论远不如中医的“经络学说”完备。瑶医学认为筋脉可运行“气”和其他生命物质,并能发挥沟通人体内外、联系各个器官的功能活动,人体内外无处不有筋脉,同瑶医有“百脉”之称。中医学认为经络是人体特有的结构和组成部分之一,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是沟通人体内外、上下的一个独特系统,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无处不到,遍布全身。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及其外围所连系的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

七、百体相寓论

瑶医病理理论之一。任何事物总有一些易被人们感知的外在表象,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只能运用自身的感知能力,有目的地猎取事物那些变化不定的外在表象,又通过归纳综合,以认识事物的固有属性。瑶医学对疾病的认识,由于受到当时社会历史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只能从整体宏观来描述,并在自然哲学指导下,多采用取象比类、相应推理的方法,来说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及防病保健等各方面的问题。

对于人体的生理、病理等方面的认识,瑶族先民是通过自身的感官,即眼、耳、鼻、口、身等器宫的功能来实现的。他们通过口问、身试、眼看、耳听、鼻嗅,以从摸、视、听和嗅等方面获得人体生理或病理状态下的一些特性,并经过归纳、整合,使外观之象与实体的变化内外相联系,然后将所取得的结果与实践再结合,验证其真伪,总结其规律。

“百体相寓论”的提出,丰富了瑶医学的理论,提供了更多的诊断与治疗途径和方法,开辟了新的临床领域,为瑶医学的发展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八、症同疾异论

瑶医病理理论之一。瑶医的症不同于中医的症、证,也不同于西医的病。瑶医所谓的症与疾的关系,也就是相当于症和病的关系问题。西医以病统症,中医以症说明病,瑶医则是以症释病、以症统疾,将一大类的病统称为症,在症的基础上再疾。

本页关键字:瑶医学的病理  病理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瑶医的痧症有哪些?        下一篇:瑶医的特殊病因包括哪些?

>> 返回瑶医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