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泌尿系统疾病 --> 膀胱炎 --> 中医认识腺性膀胱炎

中医认识腺性膀胱炎

中医认为淋证的病位在肾与膀胱,且与肝脾有关。其病机主要是肾虚,膀胱湿热,气化失司。肾与膀胱相表里,肾气的盛衰,直接影响膀胱的气化与开合。

腺性膀胱炎属中医学“淋证”范畴,淋之名称,始见于《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有“甚则淋”,“其病淋”等的记载。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描述了淋证的症状:“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隋代《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将本病的病位及发病机理作了高度明确的概括:“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则淋沥不宣,故谓之淋。”

中医认为淋证的病位在肾与膀胱,且与肝脾有关。其病机主要是肾虚,膀胱湿热,气化失司。肾与膀胱相表里,肾气的盛衰,直接影响膀胱的气化与开合。淋证日久不愈,热伤阴,湿伤阳,易致肾虚;肾虚日久,湿热秽浊邪毒容易侵入膀胱,引起淋证的反复发作。淋证有虚有实,初病多实,久病多虚,初病体弱及久病患者,亦可虚实并见。实证多在膀胱和肝,虚证多在肾和脾。

实则清利,虚则补益,是治疗淋证的基本原则。徐灵胎评《临证指南医案淋浊》时指出:“治淋之法,有通有塞,要当分别,有瘀血积塞住溺管者,宜先通,无瘀积而虚滑者,宜峻补。”笔者在继承古人的基础上,发现“气滞痰阻经络瘀血”在腺性膀胱炎发病中有重要作用,采用“化痰解郁,理气活血”的思路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本页关键字:中医认识  腺性膀胱炎 免费索取膀胱炎资料

上一篇:膀胱炎病因病机        下一篇:膀胱炎患者应该注意些什么

>> 返回膀胱炎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