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综合征中医药临床研究近况
现代医学认为SS发病与病毒感染、遗传因素及免疫反应有关,主要 症状是眼干和口干,常伴有类风湿性关节炎。SS在中医古代文献中无此病名,但在许多古典医籍中有类似的描述,如金·刘河间在论《内经》病机19条中加入论燥1条:“诸涩枯涸,干劲皱揭,皆属于燥。”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属于燥证范畴,多称“燥毒症”,又因可 能累及周身,称周痹。1989年全国中医痹病委员会明确命名为燥痹。近些年来中医对SS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绩,现将临床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陈湘君认为SS属阴虚燥毒,精血亏虚是内燥的根本,口眼干燥是其表象,本质乃阴 精亏虚。马武开认为SS病因是正虚感邪、阴虚精亏、淤血阻络和燥盛成毒等引起津液损伤或 输布障碍,造成机体津液绝对或相对不足所致,并与女性本身的生理特点有一定相关性。病理特点是阴虚内热、血淤津滞和燥毒内盛,三者相互交错,相互影响。董振华认为SS的基本 病机是虚、淤、痹、燥。阴虚津亏、精血枯涸或津液失于敷布导致脏腑孔窍失润,故阴虚为本,淤、痹、燥象为标。并认为淤血作为一种病理产物和继发性致病因素,在SS的发生和 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辨证论治:
杨南陵将本病分为3型:(1)阴虚内热证:治以滋阴生津、清热润燥,以一贯煎合六味地黄丸 加减治疗;(2)气阴两虚证:治以益气温阳生津,方用一贯煎配合补中益气汤治疗;(3)脾 阳虚 损证:治以温阳益气、佐以生津润燥,方用附子理中汤合益胃汤加减。骆仙芳将SS辨证分为 2型:(1)肝肾阴虚型:治以滋养肝肾,六味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大生地30g,山萸肉、女 贞子 、旱莲草、制黄精各15g,淮山药、杭白芍各12g,牡丹皮、白茯苓、泽泻各9g;(2)脾胃虚弱型:治以补益脾胃,方用沙参麦冬汤加减:北沙参、白茯苓、淮山药各15g,麦冬、制玉 竹、 天花粉各10g,太子参、生黄芪各20g,鲜芦根30g。燥毒内蕴者加知母、紫草、玄参、茯苓、绿豆衣、山慈姑等。脉络淤滞者加紫丹参、威灵仙、木瓜、虎杖、红花、当归尾等。王礼 门将本病分为5型:(1)邪犯上焦,燥热内灼。治以清宣上焦、养阴清热,桑杏汤合沙参麦冬汤 加减,常用药:冬桑叶、银花、连翘、大贝母、豆豉、杏仁、丹皮、玄参、沙参、生石膏、 地骨皮、生甘草。(2)燥热伤津,肺胃阴伤。治以滋养肺胃,沙参麦冬汤合五汁饮加减,亦可 用玉液汤加味,常用药:黄芪、山药、玄参、知母、麦冬、五味子、天花粉、乌梅、鸡内金 。(3)燥热伤津,淤热内阻。治以养阴补津,方用沙参麦冬汤、血府逐淤汤,常用药:黄芪、 淮山药、生地、白芍、麦冬、玄参、天花粉、葛根、桃仁、红花、水蛭、姜黄、丹参、牛膝 、甘草等。(4)津涸血虚,肝肾阴虚。治以滋阴降火,方用大补阴丸或大定风珠加减,常用药 :生熟地、山萸肉、牡丹皮、山药、知母、赤芍、天花粉、葛根、石斛、牛膝、冬虫夏草、 西洋参等。(5)气病伤气,气血两虚。方用补中益气汤合沙参麦冬汤,常用药:黄芪、炒白术 、党参、炒当归、白芍、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冬虫夏草、山药、丹参、西洋参、甘 草等。
2 一方为主,随症加减
张淑英以除湿清热方治疗SS,方药组成:藿香10g、佩兰10g、苏梗10g、生苡仁30g、白豆蔻10g、杏仁10g、清半夏10g、陈皮10g、川厚朴10g、砂仁1g(后下),连翘10g、滑石 10g(包),生姜5g。热盛加黄连10g,黄芩10g;湿重加苍术,炒扁豆各15g;兼有阴虚者加沙 参20g、麦门冬各10g,百合10g;气阴两虚加太子参15g,黄芪15g,沙参20g,麦门冬各10g ;血淤者加桃仁10g,红花10g;大便干结者加炒莱菔子10g,枳实10g。1剂/d,分上、下午 2次服。陈绎志[8]自拟养阴通络汤加减治疗SS,其基本方为:生地30g,知母15g, 麦冬15g ,黄芩15g,石斛15g,
本页关键字:干燥综合征中医药临床研究近况 干燥综合征 免费索取干燥综合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