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癌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唇癌多见于50岁以上的男性,年轻者少见,发病年龄50~70岁,平均年龄为62岁。男女比例约为7:1。国外资料亦多见于老年,60岁以上者占41%~74%,男女比例更悬殊,达到8~20:1。
【病因病机】
本病病位在口唇。病因乃过食煎炒、炙食物,长期高温的灼伤、机械性刺激以及久经炙的肉食厚味,含固醇类致癌物质增多,遂可导致唇癌。长期吸烟、久晒、思虑、性情暴急等也可成为致病诱因,致使毒火内结,气滞血瘀,痰火注唇而发为唇癌。
【诊断要点】
1、老年前期、老年期,尤其是男性,原有白斑、皲裂、长期不愈的角化增生或乳头状瘤的患者,常是唇癌的高发倾向。
2、唇部肿块渐长大,或破溃流血水不愈,或肿物呈菜花状。
3、唇部肿物作病理学检查可确诊唇癌。唇癌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一般为10%~20%,相对较少。转移部位为区域性的颌下淋巴结与颏下淋巴结。至晚期颌下淋巴结转移可与骨膜相连,并进而累及下颌骨,甚可穿透皮肤,发生破溃。
【鉴别诊断】
唇癌应与白斑、乳头状瘤、盘状红斑性狼疮、角化棘皮瘤、慢性唇炎等相鉴别。
1、白斑白斑系黏膜上皮增生并过度角化所形成略高于黏膜表面的白色斑块。
Ⅰ度白斑为浅白色、云雾状、质软;
Ⅱ度白斑则边界清晰,略高出表面,或有浅裂;
Ⅲ度白斑则表面增厚粗糙,甚或为颗粒状或乳头状,常伴有局部明显异物感,或灼痛。一般认为,Ⅲ度白斑即应看作癌前病变。早期本病无明显呈肿瘤状的、无规则的外生肿块突起,亦无破溃或菜花状,取组织作病理学检查仅见上皮高度增生与过度角化,不见鳞状细胞癌或基底细胞癌之癌细胞,是其重要鉴别点。若系
Ⅲ度白斑已见有细胞恶变、核分裂象增多、增殖上皮已突破基底细胞膜等,此时就已恶变成唇癌了。
2、乳头状瘤瘤体表面有细小乳头,边界清楚,一般仅数毫米大小,无基底部浸润,活检作病理学检查无癌细胞。
3、慢性盘状红斑狼疮发生于唇部者多见于下唇唇红处,初为充血性红斑或角质性脱屑,后可呈萎缩性白色疤痕,病情加重时可出现皲裂、出血、疼痛,甚或糜烂,经久不愈。除唇部外,尚可伴有其他部位皮损(如面部蝴蝶斑)。做病理学检查时,并无癌细胞,只是上皮萎缩变薄,过度角化,可见角质栓,基底层出现小水泡、血管扩张,周围淋巴细胞浸润,胶原纤维变性。
4、角化棘皮瘤为一良性自限性疾病,虽多见于老年男性,初期亦生长较快,但当其达到一定大小(1cm左右)时便缓慢下来,并可停止生长。病变呈圆形,边缘高、中心凹,数月后可自愈。显微镜下为成熟的上皮细胞,
并无异常核型,可伴有炎性细胞浸润。早期病变有误诊为高分化的鳞状细胞癌的可能,但追踪观察可自愈而排除之。
5、慢性唇炎常表现为下唇之暗红色肿胀,表面干燥,亦可有细小纵裂而出血,在唇吻部可发生糜烂,常持续数年不愈。取活体组织作病检可资鉴别。(李学)
本页关键字:唇癌 过食煎炒 唇部肿块 乳头状瘤 免费索取癌症肿瘤资料
上一篇:心脾火炽型唇癌 下一篇:唇癌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法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寒露养生
- 唇癌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法
- 张伯礼院士:让中医药非遗项目“活起来”
- 石学敏院士:传承好针灸是我永恒的责任
- 《诗经》中的中草药--苍耳子
- 李鼎铭当年行过医
- 关节炎日趋年轻化 日常“护关节”三注意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